老年大学走进社区天地宽
2014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曙明
  老有所学才能老有所乐,才能老有所为。看了晚报《通宵排队,数百老人“抢大学”》的报道,笔者以为,这是时下老有所乐、老有所学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拓宽渠道,多做些普及的工作。
  当今我们这代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生活经历较为特殊:响应了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儿女不多,看护“孙”辈任务不繁重;电气化的广泛应用,使得家务劳动较之以往清闲了些许;年轻时曾怀有美好理想,因为生活清贫未能实现,如今想圆梦自然而然;上世纪50年代时值高峰时期,所以人多势众。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经历,使得当今老年大学成为热门,通宵排队不足为怪。
  时下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两亿,且仍呈上升态势。要满足他们老有所学的需求,必须拓宽办学渠道,在普及和丰富上多做些文章。此不仅有益于老年群体发挥余热,更有益于建设和谐社会。
  老年人年龄大了,最希望能就近参加活动。因此,拓宽和普及老年教育,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要争当主力军。如今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大都建有很多公益设施,充分利用好这些公益设施,是发展老年教育的主要渠道。历下区千佛山街道办事处依靠高校兴办的老年大学久负盛名,如果多些这样的学校,老人们是不会舍近求远的。
  时下的教育资源并不少,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当是发展和普及老年教育的重要选择。建议各级党校、干校等公益培训机构,面向社会,面向老年教育,寻求与高校或省市老年大学联合办学,多布网点,最大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最大限度地使用好现有资源。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重视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重视和鼓励不能空喊,需要落到实处。说实话,我们这代老年人经历过清贫生活,勤俭已经融入到血液里,奢侈花费肯定行不通。省市老年大学收费价格较低,这也是“通宵排队”的重要成因。因此建议政府对于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教育,给予相应财政扶植,以鼓励和促进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