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众多,文人雅士汇聚
古城区状元街里那些名人雅事
2014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石碑刻上的状元街昭勇坊。(资料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古城区曾有傅以渐、邓钟岳、李梦悦三位状元的状元府,却只有邓钟岳状元府附近一条“状元街”,这是古老东昌府的一条历史名街。它位于光岳楼的东南方向,西起古楼南街,东至东口南街中段的牌坊口,与二府街相连接。清代、民国时,街西段(今实验小学大门以西)名为“孙家胡同”,街东段名为“状元街”。 
壮元街因邓钟岳府邸而得名
  今天的状元街计划重建邓状元府、启文书院等景点。而历史上,状元街上原有两座规模宏大的石牌坊,一座是元代建筑“状元坊”;一座是清代建筑“昭勇坊”。 
  状元坊位于街的中部,据清末《聊城县志》转引《永乐大典》的记载:元朝有一位马姓书生,科举高中,家乡人为其建立牌坊以彰显荣耀。马氏不一定是状元,称为“状元坊”是家乡人对他的恭维。清末《聊城县乡土志》曰:“状元坊为修撰邓钟岳建。”东昌府区政协文史研究员高文广介绍,这里所说的“状元坊”并非那座元代建筑,因为那座到清末时早已踪迹无存。它指的是清末乃至民国仍矗立于本街东首的邓氏牌坊,却把名字弄错了。这座邓氏牌坊实叫“昭勇坊”,清末《聊城县志》曰:“昭勇坊在今状元街。康熙二十三年邓秉恒建。明代邓氏世袭昭勇将军,故名。后秉恒曾孙钟岳状元及第,因以为状元坊者,误。”
  高文广介绍,古城内明清时期曾出过三名状元:清朝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傅以渐,字压天下的状元邓钟岳,还有武状元李梦悦。三位状元的府邸都被称为“状元府”,但只有邓钟岳家的这条街被称为“状元街”。 
  史料记载,邓氏祖籍江西,邓浒于明成化六年,任职东昌卫掌印指挥使,后人世代相袭,有邓桂、邓勋、邓堂、邓守洛、邓秉谦、邓之荣先后任职指挥使、指挥同知或指挥佥事。至清初,邓秉恒于顺治六年中进士,历任县令、户部主事、云南司员外郎、湖广荆南道等职。从邓秉恒到其孙邓基哲,家资丰盈,先后建设两处私家园林——“止园”和“东园”,并修祖茔、立牌坊、捐资兴建“白衣观音堂”。邓基哲之子邓钟岳,康熙六十年中状元,入翰林院,后历任江苏学政、礼部侍郎等职。邓氏祖宅(位于街中段路北,今实验小学中部偏东)被誉称“状元府”,门前街道被誉为“状元街”。 
  按常理推想,原本富裕的官宦人家,因为成了状元府,其富有和气派都应该较前更甚,但事实与之相反,邓氏日渐衰微,以至贫寒。邓状元死后,因家境贫寒竟发不起丧,只能把棺材浅埋在院子里暂时存放。其长子邓汝勤中了进士,但英年早逝,依然发不起丧。其次子邓汝勄任温州司马,连回家的盘缠都凑不够,死后同样无力举丧。及至院内存棺五口,才由东昌知府张官五出面为其料理葬事。状元贫寒因其清正,为官不贪,两袖清风。状元之子秉承家风,依然清廉拒贪,正气浩然。如此状元府真是千古罕见! 
乾隆年间街上建“启文书院”
  古城区计划修建的“启文书院”最早修建于乾隆年间。乾隆三十九年,东昌知府胡德琳购本街西段(原孙家胡同)路北孙启淑旧宅(今实验小学西半部)建立“启文书院”。以后,知府张官五、程绳武先后于乾隆五十七年和光绪十年重修。这处书院是聊城明清两朝所建6处书院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处,院中房屋达四五十间。 
  因着书院的建立,这条街培养出众多人才,但随着时局的变化,教育机构多次更名,培养对象随之变化。光绪二十八年,启文书院改办为“东昌府官立中学堂”。民国元年改称“东昌中学”,次年又更名“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民国三年,校名改为“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停办。在“五四运动”中,省立二中学生积极投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与省立三师、道立小学等校学生组织“学生联合会”,游行示威,抵制日货。1925年,二中学生王寅生、赵以政、孙大安、聂子政等,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两年后,他们毕业回聊,组建了鲁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东昌县委”。“九一八”事变后,省立二中学生又参加了聊城商、学各界开展的抵制日货、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 
  1938年5月,范筑先将军兼任校长、少将参议张郁光担任副校长的山东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在原省立二中校址建立。该校先后举办4期,为鲁西北培养了千余名革命干部。 
为纪念烈士曾改名“郁光街”
  1938年11月14日,日军进攻聊城。张郁光、姚第鸿等人撤出聊城后,见范将军仍在城中未撤出,便返回城内催他出城。未及撤出,四门出路已被敌人火力封锁。15日,范将军及抗日军民千余人壮烈殉国。 
  张维翰在《聊城文史资料》第五辑所写的《忆民族英雄范筑先》一文中说:“张郁光、姚第鸿等七人隐藏在状元街老百姓家,被敌人发现,临危不惧,英勇搏斗,被鬼子惨杀。” 
  关于张郁光烈士牺牲地点也有其他说法,牺牲于状元街的说法被多数人认可,因此,1947年聊城解放后,状元街被命名为“郁光街”。 
  张郁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也是著名教育家。他在抗战爆发后,来到范将军领导下的政训处,为创建鲁西北根据地、坚持鲁西北抗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姚第鸿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共青团山东省特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先后任范筑先秘书、政治部副主任,为团结争取范筑先与中共合作抗战做了大量工作。他和范筑先、张郁光一样,成为聊城著名的革命烈士。 
  日伪占领时期,政干校旧址成为日伪司令部所在地。1948年,该院一度为裕民工厂的染坊,承担染线和染布工作。1949年7月,该院建立“郁光小学”,后更名为“聊城师范附小”,再复名为“郁光小学”,后再名为“聊城师范附属小学”,至1962年命名为“实验小学”,“文革”中更名为“五七小学”,1979年恢复“实验小学”名称。该校为聊城市和山东省重点小学。 
  实验小学大门西边,是一个三岔路口,往南是火神庙胡同,往西北有个小弯,小弯过去就直通古楼南街了。这个三岔路口的西南角,是妇幼保健站,大门朝东。该单位前身为聊城专区妇幼保健所,1956年改称聊城县妇幼保健所,几经易址,于1964年10月迁到本街,后更名为东昌府区妇幼保健站。
 新闻延伸 
壮元街历史上文人雅士多
  状元街东头路北,有当代聊城著名书法家崔鼓源(1914—1993)先生的故居。崔先生书宗颜体,而采众家之长,自成风格。除擅书楷体外,隶书、篆刻亦精通。民国年间,他曾与崔蕴璞、范敬修等人创办“铁石印社”,研究、切磋篆刻艺术,共同创作出108枚梁山人物精美篆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文告、法院布告、店铺匾额多出其手。 
  在崔先生西邻,有位赵国华先生,他生于清光绪末年,一生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早年曾在摄西书局任会计,30年代,自营书店,名为“国华书店”。他与地方名文人朱笠升、李长益、席牧师等,常常诗酒相会以制谜为娱。每年元宵节,常被商号、店铺邀去即兴制作灯谜。他和谜友们制作的灯谜,合纂成一册《不齿集》。收录了两千多条谜语,很受人们欢迎,争相传抄。 
  状元街西段路南,有一位烹饪名师陈玉春,他长于热菜烹制,火候严格,口味准确,拿手菜有“滑炒里脊片”、“清汆丸子”等,《华宴菜式选编》收有他擅长制作的数款名菜。陈玉春西邻还有一位当代聊城知名女厨师刘洪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