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石油政策越来越硬
跌到20美元也不减产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4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在更改油价。
     也不减产

  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阿里·纳伊米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即使国际油价跌到每桶20美元,沙特也不会减产,因为减产只会让其他竞争对手抢占沙特在原油市场的份额。
  “不管(油价)跌到每桶20美元、40美元或者50美元,这与减产(决定)无关。”纳伊米说。
  只让欧佩克减产
是“扭曲的逻辑”

  纳伊米在《中东经济调查》周刊刊登的最新一期专访中详细阐述了沙特石油政策背后的考量。他强调,在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没有减产的时候,期望欧佩克主动减产显得“不公平”。
  作为欧佩克主要产油国,沙特眼下日产原油960万桶。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沙特是唯一一个拥有相当规模闲置产能的原油出口国,以往会借助增产或减产减少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
  不过,沙特在这一次油价暴跌中的“不减产”立场坚定。纳伊米说,欧佩克成员国原油产量目前占全球原油产量不到40%,不能算作全球的主要原油供应方,单方面期望欧佩克减产是一种“扭曲的逻辑”。
  法新社报道,自2006年以来,来自美国的原油出口量已经增长超过40%,原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过,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大约是中东地区原油开采成本的3至4倍。
  “让一个非常高效的原油供应商减产,而低效的原油供应商继续维持产量,这合理吗?”纳伊米在21日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减产,我的市场份额怎么办?价格上去了,俄罗斯人、巴西人,还有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会抢走我的份额……我们才是最高效的原油生产商,期望我们减产,这让人难以置信。”
海湾产油国
“扛得住”低油价冲击

  纳伊米说,欧佩克过去尝试寻求在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达成一种共识,以稳定国际油价,“但根本不可能”。
  他说,油价今年早些时候还在每桶100美元以上,这个水平“我们也许不会”再看到,但油价应该会反弹。
  提及油价下跌对产油国经济的冲击,纳伊米说,沙特等海湾产油国的原油开采成本在每桶4美元至5美元,“有能力扛住”低油价的冲击,“在我们感到痛苦前,(其他产油国)已经遍体鳞伤”。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