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强企业东明石化集团丁书兵:
从普通技术员到副总裁的华丽蜕变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丁书兵(右一)在和技术人员研讨设备运行技术。
     文/片 本报记者 李贺
 
  今年9月份,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了2014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入围,以620.6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198位,比去年提高了53个位次。东明石化取得的如此骄人成绩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离不开这个中国500强企业的副总裁、由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起来的丁书兵,他是企业发展规划“决策参谋”和技术开发领域的“智囊”。
二十三年从一而终 
他与企业共成长

  19日,记者在东明石化见到了丁书兵,给人的感觉是务实、谦逊,一副博学多识的学者形象。“东明石化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东明石油化工厂,现在总资产270亿。你看,这一个罐,就价值五个亿。”在厂区里,丁书兵向记者讲述着如今企业的雄厚实力。
  回想起初到东明石化的时日,丁书兵感慨良多。1991年他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了东明石化担任车间技术员。当他来到企业报到后没几天,就有同事对他说:“这厂子的效益不行,搞不好就要垮,你怎么还来。”
  “当时有些同事对公司前景不看好,一同进厂的也有离开的。我家也不在东明,但我还是决定留了下来,我认为石化能源产业的前景是很好的,只要踏实干就不会吃亏。”丁书兵说,现在看来,他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在东明石化工作几年后,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丁书兵个人业务也越来越强。在生产车间、集团生产调度部、生产技术部工作期间,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丁书兵提出或主持实施了60多项技术改造方案,降本增效5000多万元。
  作为技术骨干,也有人来鼓动丁书兵跳槽。1996年滨州一家石化企业邀请他加盟,提供高薪、房子、安家费等各种好处,但他不为所动。“如果说大学刚毕业的我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那么我要庆幸落到了菏泽,落到了东明石化这片沃土上。”丁书兵如是说。
踏实奋进始不忘 
企业发展好“智囊”

  作为东明石化的科研尖兵,丁书兵主持编写了50多个项目的科研报告,其中30多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特别是他参与的日-东原油管道工程和300万吨/年重质油综合利用项目,使集团形成了千万吨炼油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地方炼油企业,在全国炼油企业能力排名第9位,东明石化的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
  2003年,企业经营不顺利,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丁书兵带领团队论证延迟焦化项目,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论证了20万吨到50万吨又到100万吨方案,认为这个项目很好,但是投资大,有风险。
  这个项目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是,董事长和丁书兵就到淄博去考察。2003年正是非典肆虐时期,丁书兵刚到淄博就被检查人员扣留了,等了一天才由企业来人领走。“作为一名从事企业发展规划、技术开发的管理者,我一直都深感重任重大,唯有踏实奋进。”丁书兵说。
  丁书兵不只是技术开发领域的“智囊”,还是发展规划的“决策参谋”。主持编制了东明石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千万吨炼油能力”和“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战略,让东明石化由我国最大的地方炼油企业,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
  “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集团十分重视人才,下一步我们还将组建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提升研发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丁书兵告诉记者,他和团队将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推广,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