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14年十大教育新闻出炉,涉及免费校车、免费校服等多方面
落实就近入学,全面禁止择校
2015年0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6日讯(记者 李楠楠) 6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烟台市2014年十大教育新闻出炉,涉及教育信息化、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免费校车、免费校服以及禁止择校等多个方面,烟台教育经过一年的努力,资源走向更加优质公平。
  2014年,烟台市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8个试验区之一。年底,又被列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市。目前,全市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推进,“班班通”比例达到98.3%,教育信息化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手段。
  基础教育3个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创新成效显著。去年,“烟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研究、普通高中走班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与研究均获得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首次设立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烟台市获此殊荣,反映出烟台市较高的教学创新能力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烟台市还获得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居全省前列。
  10月份,福山区(含开发区)、牟平区、蓬莱市、长岛县、龙口市和招远市等6县市区高标准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组的验收,加上去年通过验收的莱山区(含高新区)和莱州市,全市共有8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验收,走在全省前列。
  去年,全市推进校车工程,累计配备标准校车937辆,比去年增加75辆,开发区、高新区、福山区、莱山区实现免费乘车。12个县市区为义务教育段学生配发了免费学生装。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发放资助政策资金1.8亿元,资助困难学生十余万人,全市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中心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遏制“择校热”,推进教育公平迈出实质性步伐。烟台中心区在义务教育段全面禁止择校,加快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了教师良性流动,满足了市民对教育公平的诉求。

  烟台市被列为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

  8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

  教育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
  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列入为民服务实事,开工建设校舍84.4万平方米,改造旱厕203个,建设食堂166个。推进校车工程,累计配备标准校车937辆,比去年增加75辆,开发区、高新区、福山区、莱山区实现免费乘车。12个县市区为义务教育段学生配发了免费学生装。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发放资助政策资金1.8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0余万人,全市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基础教育3个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高质量教育得到生动注解。

  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技能大赛获全国大奖。
  7月,市政府出台《烟台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全面部署。6月,烟台市选派5个专业的18名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在11月省技能大赛中取得10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均列全省前列。

  中心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遏制“择校热”,推进教育公平迈出实质性步伐。
  教育部严格要求落实义务教育段就近入学政策。中心区在义务教育段全面禁止择校,加快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了教师良性流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

  中师和高师资源优势互补,教师培养规格“升级”。
  莱阳师范和蓬莱师范实质性合并,组建烟台高级师范学校,加挂“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牌子。烟台市师范教育完成了由三级向一级的跨越,高质量教师培养有了稳定来源。

  两所优质学校落户高新区,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1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烟台学校在高新区落户,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招生的“烟台速度”。8月,烟台二中高中部东迁至高新区,首次实现六区招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高新区从此有了优质高中。

  5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实践基地群·社会大课堂”活动。

  实行校长陪餐制,为学生吃出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