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转型
——薛城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解析
2015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赢在转型!这是薛城区2014年发出的最强音。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见证了薛城转型跨越的“高铁速度”:预计2014年完成GDP272亿元、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207.6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4.89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零售总额82.7亿元、增长12.6%;新增市场主体2717家,其中注册资金过500万元181家,过千万元75家,过3000万元20家;各项民生事业投入达18亿元,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995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89元,增长13.2%,增幅连续六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回顾薛城的发展历程,始终凸显两个重要的关键字:一是“转”,致力于战略转型;一是“变”,全面转变发展方式。通过上演结构调整大戏,打响经济转型战役,一个个大手笔相继挥洒、一项项大动作推陈出新、一次次大突破不断呈现……全区经济活力骤增、发展动力提升、创业人气集聚,走出了一条观念转变、优势转化、发展转型的新路,成为了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鲜活样本。
勇于担当 寻路转型
  薛城区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煤炭曾经给薛城带来了繁荣,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煤炭产量、产值和财税贡献等大幅下降,昔日辉煌“一去不返”。多年来,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等症结制约着该区的科学发展。转型,刻不容缓!
  如何破解困局,发掘、培育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考量着薛城人的智慧和胆略。该区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薛城经济已经走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早走一步,抢占先机。必须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薛城,以宽广的眼光和市驻地标准规划转型、谋求发展。为此,该区果断地把薛城的发展放到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确立科学的发展定位,适时提出了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城南新区做活、铁西新区做强、城北乐活新区做特、煤化工园区做大“六位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谋定而动,善思善为。围绕这一蓝图,期许殷殷,华风猎猎,蟠龙河畔,尽是征帆。全区上下转型升级风劲蹄疾,如激荡的春潮喷涌而来。
蜕变涅  城建担纲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助推转型发展的主引擎,把城市开发改造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征收房屋3.92万套、617.9万平方米,拉开了130平方公里的发展框架。2014年,顺利完成托后、东小二期等2处21.76万平方米、1456户居民回迁,托一、火车站、种庄一期3处安置工程正着手组织回迁。
  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投资3.17亿元,修建城市道路24条、20公里,新增城市供热397万平方米,城市供水和污水日处理能力均提升到6万吨,投入1750余万元,改造背街小巷8条,新建、改建街头游园13处,9路城市公交里程138.3公里,建成5处大型绿地公园,启动了城市森林公园和风翔湖建设,森林公园一期已建成开放,城市更加生态靓丽、适宜人居。新城区规划建设4处农贸市场,城市吸引力大大提升,人口和产业快速聚集,城镇化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2014年前三季度,城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5.6%,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3%。
项目立区 产业升级
  大平台支撑工业“强筋壮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大项目作为工业转型的牛鼻子,新上投资过亿元工业项目11个,突出抓好薛城能源百亿产业园建设,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干熄焦一期等5个项目已建成运营,LNG、苯酐等6个项目正加快建设,3年内产值可过百亿元;加快推进热电多联产项目建设,热电一期并网发电,热电二期和20万吨炭黑项目正在建设。着力抓好远通纸业、青啤(薛城)公司等支柱企业的技改提升和规模扩张,大企业支撑能力得到提升。坚持抓大不放小,实施了总投资117亿元的53个工业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32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区纳税过百万元和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132家和25家。
  大品牌催生服务业“百花竞艳”。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端新兴业态。实施了枣庄港650万吨扩建工程,全面拉开了“公铁水”联运发展的大幕。珠江路生态商务区已聚集项目22个、总投资100亿元,其中SOHO珠江建成启用,众信大厦、仲建商务广场等10个项目正在建设,引进了宜信投资海通证券等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业态25个,正发展成为全区最具活力的经济走廊。万洲浙商城、临城大酒店已建成运营,万洲第一街、银座鲁南旗舰店、鸿基万尚城正加快建设,全区新引进品牌名店78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69家。引进建设了投资2.1亿元的蟠龙河活力湾项目,该区再度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手笔扶持现代农业“点土生金”。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投入资金1.86亿元,实施了小农水三期、蟠龙河北支改造等农业重点工程,全区新调整经济作物2万亩,新建开心农场、农业采摘园12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1家,农业“四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转型发展 民生优先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在转型跨越的精彩实践中,一连串的“民生大礼包”,激荡出薛城百姓的幸福音符!
  就业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12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6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l.9%以内。
  社会保障擎起“幸福大伞”。完成了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整合,全面提高了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开展“阳光低保’’专项行动,清理违规低保1469户、1814人。特别是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企业退休人员分别月均增资462元、227元,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干部群众。
  文化民生铸就“精神盛宴”。实施八中东校、临小东校等扩建改造工程,高考再创佳绩,本科实录突破3200人,8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港大,薛城教育品牌更加响亮。高标准建设了7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充实完善了89个农家书屋,新建提升了70处村(社区)文化中心、75处文化小广场,培育发展广场舞蹈队202支,配备文化活动辅导员230名,举办了薛城区首届邻里文化节。
  城乡环卫实施“一体推进”。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变集中整治为常态管理,整治薄弱村66个,建设市级示范村36个。3个镇被评为全市生态文明镇、乡村文明行动示范镇,22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生态文明村、乡村行动示范村,乡村更加生态文明。
  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薛城在转型中步步辉煌,薛城必定会赢在转型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