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五日的匆匆过客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崔强

  夜里读《寒食帖》,竟有些浮想联翩。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便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书法史、政治史上极有地位的人物,也与胶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学语文课本中录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这是苏轼在今天的诸城任太守时的词作。其时正因与王安石变法存在政见上的不同而遭到贬谪。苏轼任知密州军州事两年多的时间,政绩卓著,并与密州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此,他在《超然台记》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在调离密州前所作的《别东武流杯》一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密州风物的深切眷恋之情:“莫笑官居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百年父老知谁在,惟有双松识使君。”不仅惟此,他在密州还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瑰丽的诗篇,比如那首烩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时期其胞弟子由也正在济南为官。
  苏东坡任登州太守是在1085年10月。距他于宋神宗熙宁七年来密州(公元1074年)已经有十年之遥。此时他已经过乌台诗案及六年的黄州之贬连番打击,刚刚复出,已无意再入仕途,“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准备在江南宜兴安度晚年了。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后来被称为元祐党人的保守派重掌大权,朝廷任命苏东坡为登州太守。据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所记,他是在现在的青岛附近乘船,环山东半岛航行到达登州的。
  在苏东坡来登州之前,当地百姓虽临海而居,晒盐极便,但朝廷有令不得自食其盐,一律皆食官盐。这种守着自己的盐而不能食,反而还要掏钱买盐吃的制度造成人民很大负担。苏东坡经过考查后,认为民食官盐“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即为民请命,上书皇上《乞罢登莱榷盐状》。虽苏东坡仅在登州任职短短五日,却成就了一件利民千年的大好事。自此,登州、莱州百姓不食官盐的制度延至清末,大大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诗人刘征在《访苏祠》一诗中云:“论盐五日苏民困,岂止狂歌海市空。眉宇高寒遗像在,登山第一礼髯公。”人们建祠纪念苏东坡,实在是情理之中。
  1085年10月20日,东坡接到朝廷进京任礼部员外郎的任命。11月上旬在他离开登州时,蓬莱的海天也特别作美,为这位屡受磨难却始终以超然的心态对待人生的才子徐徐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他在《海市诗》的序中说:“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晚不复出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据《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记,这首《海市诗》是由当时正在登州任职的史全叔保留得以流传的,诗尾“元丰八年十月晦书呈史全叔承议”的跋亦可佐证。苏轼去逝后的第二年,受所谓“元佑党”案的牵连,镌有《海市诗》的碑刻被毁。现存的三块石刻是由后人根据史料重新摹刻的。
  “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我们应当庆幸东坡先生与我们曾有过短短的交集。那五日的匆匆过客实在有着太多太多悠长的回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