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浚凯携《大刀记》回归:
抗战剧不能拿民族情感开玩笑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刀记》剧照
  ▲赵浚凯在拍摄现场。
     初见赵浚凯导演,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周身散发着不同寻常的文人气质。很难想象,近些年来多部大受欢迎的军旅硬汉戏都出自这位学者型导演之手。自《亮剑》以来,他先后以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多重身份主导了《断刺》《狙击部队》《武工队传奇》等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拍摄,赢得了新一代“军旅少帅掌门”的美誉。如今,他带着热血沸腾的《大刀记》重回大众视野,该剧将于1月17日登陆山东卫视。

  本报记者 邱祎      

初识《大刀记》
从轻视到尊重

  赵浚凯说,开始他并未意识到《大刀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甚至一度“轻视”了它。“小时候听我爸我妈说过这个小说,我自己只是看过几页连环画,没有太深的了解。我是做红色经典改编的,开始接到这个任务还有点轻视。”但随着对作品的深入了解,赵浚凯发现《大刀记》是一个“聚宝盆”,甚至还有两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可供挖掘,“一是我们真的从来没有表现过冀鲁边区抗战;二是竟然没有一部反映山东乡土抗战的作品。”
  带着一种还原历史的使命感和对军旅题材的热爱之情,赵浚凯导演开始了《大刀记》的拍摄之旅。对于如何传承《大刀记》原著小说的精神内涵,赵导表现出了谦逊包容的态度。他认为,传承经典重要的是“要融合当代人对那场战争的反思,以及在那场战争中普通百姓是怎么做的”,对原小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和人物类别划分上的细腻描摹”。
拍摄《大刀记》
还原山东乡土抗战

  相比那些突出传奇性、过度神话的“抗战雷剧”,赵浚凯更愿意将《大刀记》拍成一部真实再现的历史抗战剧,他认为,“要感动观众,就得对他们真诚,而对他们最真诚的方式,就是把真实的历史呈现出来。”
  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真实、还原真实,赵导打起了“老照片”的主意。那些之前在横店影视城快要被拍烂了的人工抗战场景,这次他一个也不要。在美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那些抗战时期有关鲁北地区的泛黄发白的模糊剪影终于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商铺、民房、作战室,仿佛历史的再次复活。赵导还带领剧组上下几百号人,冒着40℃的高温酷暑,深入当年战争的发生地——宁津县实地取景拍摄,为的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抗战现场。
不出“抗战雷剧”
要市场更要端正立场

  对近些年出现的“抗战雷剧”,赵浚凯发表了个人看法。他发现,抗战剧在2005年成为电视剧主流题材时并没有向雷剧发展的倾向。“因为这个题材太特殊,我们谁也不敢拿民族情感来开玩笑。”直到一部戏打了头炮,做出了娱乐化、武侠化的风格转变,收到了不错的观众反馈,其他导演和片方才开始广而效仿之。
  赵浚凯并不排斥抗战剧的艺术探索与风格转变,因影视作品也具有商品的属性,需要同时满足观众和市场的需要。但为什么这样的探索最终失控了、触雷了,他认为这与抗战剧的特殊题材类型脱不了干系,“因为这个题材自身的沉重、严肃,所以我们在技法探索上不可能走得太远。”但同时,赵浚凯也反对将抗战剧拍得过正,“有的东西拍得过于说教,过于教科书了,你拍这部戏本身的意义就没有了,观众不看,你说什么都没有用。”在他看来,拍摄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要靠近市场,更要端正立场。“只要你的民族情感、民族立场不出问题,在方法上适当地做一些创新,不踩红线,就是一条正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