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板子都打在家长身上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话枣说 
  冯燮
  担心孩子跟不上小学的教学节奏,很多准小学生的家长有了让孩子先去上幼小衔接班的想法。可每月千元的费用,到底能不能有效果?上还是不上,家长们很纠结。(《齐鲁晚报》1月7日报道)
  按照教育规律,幼儿园应当是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对此,相关方面认识一致。尽管各界对幼儿园“小学化”持反对态度,国家也反复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对幼儿园“小学化”予以禁止,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并未收敛多少,反而愈演愈烈。为何?各界尽管认识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认为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拔苗助长。
  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未必全面。家长担心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只做游戏、唱歌跳舞,开开心心地玩,到了小学怎么跟得上学习呢?其实这种担心也并非多余。试想,现在幼升小,要进入好一点的学校,哪一个不是经过考试?且考试内容也都是小学的课程。最近各地的“幼升小”考题在网上流传,有的题目连大学生也做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才是“正道”。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不学这些知识,基本可以肯定,孩子将与好一点的小学无缘,任何家长都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当儿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幼儿园想取消小学课程,家长也会花大价钱让孩子上社会上的辅导班。
  我国中高考升学制度,让有关高考科目的学习,进入“走火入魔”状态。幼儿学拼音、汉字、英语和算术,就是对应中高考主干科目语数外的。再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是由民间资金保障,作为民办教育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必然想着法子迎合家长,满足市场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小学化”问题表面在于家长,根子却是学前教育的整体生存环境使然。既有学前教育资源不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也有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因此,必须从丰富学前教育资源、均衡义务教育发展、改革中高考制度多方着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去“小学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