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奶奶们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原
  在30年前,我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中学生。看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和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以后,女主人公“我奶奶”的形象震撼了我的心灵。最近,我又看了同名电视剧,再一次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看到九儿为了掩护战士们而与鬼子同归于尽的镜头时,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疼,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这是作家莫言笔下的“我奶奶”。下面是我和我的奶奶们的故事。
  我的奶奶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像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她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由于爷爷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因此奶奶在村里被街坊邻居们称为“二大娘”、“二奶奶”。她17岁那年从西村嫁到我们村,成了我爷爷的媳妇。那时候,鬼子侵占了家乡的大部分地区,在邻村建立了据点。党员赵健民响应省委的号召,从济南回到家乡,发动群众,成立了抗日武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也成立了武工队,大刀、红缨枪和铁锨等就是他们的武器。
  一次,村里的武工队员们得知东村据点里的鬼子和“二鬼子”要来抢粮,就预先布下了“口袋”。当鬼子进村后,老少爷们儿突然从两边的房屋里、院墙后跳出来,一拥而上。虽然鬼子武器精良,但是毫无防备,所以被打得晕头转向、抱头鼠窜。这一仗的结果是:打死了一个鬼子、十几个“二鬼子”;村里的老少爷们牺牲了27个,其中有一个是我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大哥。后来,据点里的鬼子和伪军到村里扫荡,我的三爷爷被抓走了。我的爷爷、奶奶和三奶奶听说鬼子要把三爷爷押送到东北去当劳工,只好卖掉了家里的田地,四处送礼、托人,才把三爷爷赎了回来。
  解放后,家里分到了土地,爷爷和三爷爷过上了好日子,但是积劳成疾,先后去世了。他们死的时候,我还很小,因此不记得两位爷爷是什么模样。再后来,我的父亲也英年早逝。由于三爷爷年轻时有病,三奶奶没有生下儿女,因此我们家里只剩下女长辈了——奶奶、三奶奶和我的母亲。在偏远贫穷的村子里,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家里,她们相依为命。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陪伴我时间最长的是奶奶。那时候,爹娘都到生产队里干活去了,只有白发苍苍的奶奶在家里一边做家务活儿一边照看着我,给我唱儿歌,教我学走路。我至今还依稀记得,满头白发的奶奶在昏黄的棉油灯下纺线、缝补衣服、给我讲故事的情景。
  20岁那年,我高考落榜了,既彷徨又沮丧。这时候,村里有人讽刺我:“听说你小子想当作家,这一回‘坐在家里’了吧。”奶奶却鼓励我,对我说:“你在外边闯几年,实在不行就回家来,俺攒钱给你盖房子、娶媳妇。”
  为了我的婚事,奶奶操碎了心。自从我来到省城闯荡,她就经常走东串西,托媒婆给我找媳妇。由于种种原因,十村八里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我。34岁那年,我通过自学获得了大学文凭,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幸运地与一位青岛姑娘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我第一次带着妻子回老家的时候,奶奶郑重地嘱咐我:“你在外面要好好工作,好好地跟媳妇过日子,千万别惦记俺。”
  5年前,三奶奶也去世了,终年87岁。三年前,奶奶无疾而终,享年93岁。奶奶去世前后的那些日子,天天阴云密布、风雨交加。可是,在奶奶的棺木入土那天,太阳突然出来了,天晴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儿纷纷感慨道: “看!老天爷睁开眼了。”“这个老太太真是好人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