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博士王婷:
做一个坚韧执着的“光明使者”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小体弱多病的她有一个执着的梦想——当医生治病救人,高考报志愿时,她坚定地写下了“临床医学”专业,继而考研、读博士,成了一名“光明使者”。身为眼科大夫的她为众多患者送去光明,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她在自己身上练习;为了减少孩子的恐惧,她有“独家秘诀”。工作认真,她是患者心中的好大夫;教学严谨,她也是学生眼中的好导师。
  对团队心怀感恩,她说自己的成就源于团队的力量。对患者高度负责,病人重获光明是她最大的幸福。她就是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眼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婷。正是这个她,努力为患者守住最后的光明,立志做一个坚韧执着的“光明使者”。

  本报记者 高倩倩     

 从小体弱多病
 憧憬当上医生

  冬日的清晨,阳光铺洒而来。上午8点,早起上班的人们行色匆匆,开始了一天奔波的脚步。此时的王婷已早早查完病房,开始上午的门诊。“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夫,要说成长进步得比较快,是因为单位给我的培养和教育。”王婷说,优秀的团队给了她成长的机会和营养。王婷的开场白谦逊又低调,一说话就笑的她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1979年,王婷出生在滨州,因为父母都要上班,两个多月大的王婷就被送进了幼儿园。“后来我妈告诉我,小时候打针我从来不哭,医生逗一下就笑,不害怕白大褂。”王婷说,小时候自己体弱多病,感冒、发烧等经常光顾,她也成了医院的常客,“就记得爸爸背着我气喘吁吁地往医院跑,那时见了医生也不觉得害怕,觉得他们很厉害,能让我不再难受。”王婷微笑着说。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医生带来的安全感在她小小的心里慢慢发芽了。
  高中时,王婷的爷爷得了视网膜脱离,“当时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病,虽然经过手术治疗,眼睛的视力还是受到了影响。”那时王婷觉得,做手术时肯定是脸上切个大口,把整个眼球都取出来才能进行手术,结果手术后看到爷爷脸上没有伤口,很是神奇。因为经常在医院陪护,加上小时候对医生的崇拜,她心里暗暗喜欢上了眼科医生这个职业。
  1998年参加高考时,王婷在志愿表上认认真真填写了滨州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自此她便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亲身检验临床效果
 用实践积累经验

  本科阶段,王婷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实习。那时,实习医生是可以给患者打针的,王婷担心自己打不好,便在自己身上练习,“刚开始学习,一般都是同学互相打针练习,我担心万一扎不好,扎疼别人,还是对自己下手吧。”王婷说。
  本科毕业后,王婷想在专病治疗上有所突破,便报考了眼科研究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接收的信息90%以上都是通过眼睛得来的,所以当时我报考了眼科专业。”
  睑板腺按摩是眼科疾病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临床治疗时,王婷发现患者总会喊疼,她便亲自去体会这种治疗,发现确实痛感强烈,在翻阅大量国外资料后,她对这一传统手法进行了改良,多次在自己眼睛上测试,改良后才给病人施用,患者反映疼痛感少了,治疗效果也更明显了。临床实践中,王婷为患者着想、创新手法的事例还有很多。
  研究生阶段,王婷研究方向是角膜新生血管,这是眼科界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那时的她也是“蛮拼的”,每天动物房、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每周都有四五天是在实验室或动物房待到凌晨一两点。在青岛读书3年,步行到海边仅10分钟的路程,可王婷只去过两次,至今也没学会游泳。
  “做实验研究就是这样,开始了就不能停下来,凌晨出结果就要凌晨去分析处理,一旦实验结果论证了自己的想法,那种兴奋和满足是无以言表的,根本不会觉得累。”研究生阶段,王婷就发表了国外的SCI论文,共计发表了8篇专业论文,受到导师和业界好评。
 为攻克疑难疾病
 孜孜不倦深入研究

  真菌性角膜炎的复发,一直是困扰眼科医生的难题,王婷仔细翻阅了上千本病历,分析复发患者的特征,总结出了真菌复发的危险因素,论文作为期刊封面发表在了国际顶级的眼科杂志《Ophthalmology》,为解决这一难题找到了依据。
  2010年博士阶段的王婷被选派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生。美国的学习被她笑称为“洋插队”,日子艰苦,却也充实。在美国学习的大半年时间里,她总是早晨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周末的时间也争分夺秒做研究。学成归来时,她的论文发表在了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为糖尿病眼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可当同事、朋友问起来美国的风景和风土人情时,她却给不出精彩的回答,笑着说:“我就记得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和学校里的花花草草了。”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在院士谢立信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具有三个国家级平台: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王婷也受益于平台和团队的力量。付出总有回报,年轻的王婷以出色的研究成果,跟随谢院士和史伟云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共同获得了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病情“过目不忘”
 把医院当成家

  2004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筹办的山东省眼科医院开始试运营,还没博士毕业的王婷便到济南参与了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山东省眼科医院搬到现在位于经四路的院址,王婷便到此开始了自己的正式工作,与医院同成长。
  “刚开始时,医院只有四个医生值夜班,有时忙起来一个礼拜都住在医院。”王婷说,刚开始人手较少,自己主管的病患很多,“见得多了,进步得自然就快。”虽然那时天天忙得团团转,可说到那段经历,王婷丝毫不说苦和累。
  现在,王婷每年门诊量达3000余人次,1000多台手术,每天忙忙碌碌,可她对病人的病情却了如指掌。王婷查房时,下级医生会拿着病历介绍病人的情况,视力、眼压等数据稍有出入,王婷也会分辨出来,“只要我治疗过的患者,病情我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2014年夏天,山东省眼科医院开放夜间门诊,王婷冲在了最前线“打头阵”,“开始大家都觉得夜间看病的患者不会多,我第一天晚上就接诊17个患者。”王婷说,开放夜间门诊后节省了患者请假的时间和费用。
  “当患者打开纱布时说看到了,那种满足感是没法形容的,所有的疲惫瞬间就消失了。”王婷说,一位百岁老人由于年纪大,考虑到手术风险和双眼全盲,王婷亲自为她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术后打开纱布时,老人看到身边的子女,说“你们怎么都这么老了,我十几年没看到你们了”,把大家都逗乐了。王婷说,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为患者送去光明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创新原位角膜移植
 盼更多人重获光明

  2009年,山东省红十字会眼库成立挂靠在山东省眼科医院,目前已有200多例捐献者。王婷和其团队创新的“原位角膜”捐献术,让捐献者家属更能接受角膜捐献,更感欣慰。
  “以前的眼膜捐赠手术都是取眼球,对捐赠者的遗容影响较大,我们创新的‘原位角膜’捐献术只是把透明的眼角膜取出来,很小的切口,对患者遗容没有影响,取下后,我们还会再放一个医学美容角膜进去。”王婷说,去年,一位捐赠者家属要求站在一旁见证,手术结束后,他深深鞠了一躬,感谢医护人员对逝者的关爱与尊重。”王婷说,从最早一年的5例捐献,到2014年的63例捐献,现在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接受度也更广了,“其实,这些传递光明和爱心的角膜捐赠者才是最伟大的。”
  取下的眼角膜对存放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只能保存24-48小时。为了延长眼角膜的存放时间,单位的研究团队专门研制了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眼角膜保存液,“眼角膜存放加入这种营养液后,可存放7-10天,这也给移植眼角膜的患者争取了时间。”
  从医过程中,王婷遇到家庭贫困的患者,总会尽力帮忙。给患者买饭、想方设法减免其治疗费用等。热心公益的王婷这些年来参与过多次下乡、进社区和敬老院义诊。因为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贫困白内障复明工作,她获评全省卫生系统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示范标兵”。
  采访间隙,王婷为一位患者做了术前检查。“我们这工作就是这样,没有完整的时间。”王婷起身坐到了显微镜前,认真又专注,那里才是她的舞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