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盐碱地 变身生态天堂
突破房地产堵截,克服水质困境,少海湿地成青岛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湿地公园景观。(资料图)
  湿地公园水草丰美,成为各种鸟类生存栖息的天堂。 刘震 摄
     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草肥水美的生态新城。少海湿地公园是中国最大的以城市防洪功能为主导的国家4A级湿地公园。经过多年建设,这片曾经的荒滩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成长为碧波粼粼、水鸟翻飞的生态天堂,而且通过湿地,流经胶州的云溪河、三里河和大沽河被连成一片,困扰胶州多年的洪涝灾害问题也得到改善。
本报记者 刘震
无心插柳 治水“治”出生态湿地
  位于胶州市少海新城南湖、北湖以及周边部分缓冲区域的少海湿地公园,如今已经成为胶州市的城市新名片,一年四季景色宜人。不过,这附近的老居民依然记得它曾经的荒凉。2004年少海湖开挖之前,这里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到处可以看到白花花的盐渍,从旁边走过,一阵风吹来就能闻到盐味,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就是少海尴尬的地理位置。少海处在胶州四大河流的交汇处,每到汛期,该区域就会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这还不算,一旦海水倒灌,就会危及到整个胶州城区,少海大片的盐碱地就是千年来海水不断倒灌的结果。
  据《胶州水利志》记载,最后一次由海水倒灌产生的洪灾发生在2001年8月1日,汹涌的海水顺着大沽河的河床将近半个胶州市围困,在那次灾害中胶州市共有200多家企业厂区进水,停产、半停产企业达100多家,其中仅东部工业园区被淹的外资企业就达30多家,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据记载,从1978年到2001年间,胶州东部因水患造成的损失近10亿元。为除水害,2004年11月起,6.28平方公里的少海湖开挖。随后,为了恢复水岸带的生态环境,周边建起环湖景观带,种上了柳树等绿化植物,少海国家湿地公园也就应运而生。而这些,都是大沽河治水的“衍生品”。
食物链浑然天成 珍稀物种齐聚少海
  2009年,少海湿地公园部分投入使用,2011年正式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复并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通过验收。经过五年多的培育,湿地公园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下有鱼、虾、昆虫,上有飞禽走兽。据胶州市少海发展管理处旅游科科长张晓丽介绍,植被和湖水是整个生物链的生产者,有了茂盛的湿地植被,就能吸引这些以植被为食的昆虫鱼虾,进而吸引更大型的飞禽走兽,形成一条完整的湿地生物链。其中,湿地鸟类是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在少海湿地公园,目前水鸟的数量达到了数千只,这其中还未包括每年冬天来到这里越冬的天鹅。
  目前,少海湿地公园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数量就达到了16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两种,分别为丹顶鹤和东方白鹳;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8种,包括白琵鹭、大天鹅、白额雁、鸳鸯等;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达106种,包括黄纹石龙子、绿翅鸭等。此外,湿地内已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含栽培植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有水杉、银杏和莼菜;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有莲、中华结缕草、野大豆、珊瑚菜等;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1种。
新楼盘夹缝中 湿地公园悄然成长
  起初,少海湿地公园的建设并不在计划之内。决策部门仅仅打算以少海为核心,再造一片亲水生态新城,将其周边定位为一个集景观居住、休闲娱乐、商务活动为一体的高档休闲旅游区。而彼时国内的房地产业正迅猛发展,包括中信地产在内的多家房地产界龙头都瞅准了这片荒芜的土地。于是,就在“轰隆隆”的挖掘机声中,少海湖和周边的数个房地产项目几乎同时开工,“湿地”二字后来也频频出现在周边别墅群的广告中。房地产开发,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一大威胁。
  湿地不能变成“失地”,2012年底,《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出台,规定在湿地保护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湿地保护规划,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此后,湿地公园规划范围之内不再允许房地产业的侵蚀。直至现在,湿地公园附近还有不少未经拆除的“烂尾楼”,见证着当时房地产业与生态湿地的“人水之争”。
  好在周边房地产的开发并没有“入侵”到湿地的核心区域,南湖和北湖两片水域及周边依然有湿地面积513.9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9.9公顷,草地总面积40.9公顷,广大的水域和丰富的植被就是资源。
“养鱼净水” 水变清了鱼儿死了
  不过,少海湿地公园有一个资源上的“硬伤”,那就是水质。由于公园内南湖和北湖两大水域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流经胶州城区的三条内河——云溪河、三里河以及市东渠河(墨水河分支),因此整个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基本都汇集到了少海。
  为了改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管理人员每年都会向湖里投放近20至30万尾白鲢给8000亩水面当“清洁工”,并且栽培了大量的蒲草、千屈菜、红蓼、芦苇、荷花等植物。不过,“养鱼净水”的办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少海湖的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另一方面,鱼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水域承载量,每到夏天少海湖水域内都会有数千尾不同种类的鱼死亡,小到几厘米,大到数十斤,死鱼浮在水面散发出阵阵恶臭,所以夏天的少海湖面总有划着船的工作人员在水面打捞死鱼。据介绍,少海湖水域内原本就存在大量自然生长的鱼类,加上每年投放的鱼苗,水域内鱼类的总数量变得非常庞大,夏天气温不断升高,拥挤的鱼群就会面临缺氧等问题,再加上原本就不理想的水质,鱼儿开始陷入生存困境。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目前,湿地管理部门正在与专门聘请的复旦大学教授研讨新的鱼苗投放办法,新办法将于2015年春季实施。
晋升“国家级” 少海成胶州“后花园”
  即便存在一些问题,少海湿地公园仍然称得上是集环境效益、旅游效益和防洪效果于一身的出色设计。自2004年少海湖开挖之后,2007年胶州市政府开始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2009年4月,“少海景区”就已经部分对市民开放,2011年少海湿地公园正式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复并开工建设,同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底,少海湿地公园晋升“国家级”,成为岛城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目前,少海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少海新城南湖、北湖以及周边部分缓冲区域,东西长约2.4公里,南北长约4.7公里,规划总面积612.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51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90%;非湿地面积11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49%。在非湿地中林地面积为3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1%;草地总面积为4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8%,整个湿地的蓄水量为2800万立方米。同时,湿地公园还建有观鸟塔一座、观鸟长廊一处、湿地水生植物园一处、万佛塔一座、慈云寺一座以及各类景观20多处,环境优美,被称为胶州市的“后花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