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田家村毕务祥自建图书室帮村民致富,成长一波三折
拣出来的“农家书屋”欲再开张
2015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由几本书到几十本书,再到后来的上百本、上千本,一个小规模图书室在十几平米的破旧屋里形成了。再后来还给它搬到村委会办公室安了新家。在很多村民眼里这里是对知识渴望可求的海洋,是村民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地方。如今,村民懒得往这里凑,书也闲着落满了灰。它的主人毕务祥心疼不已,只好决定搬回旧址。
  文/片 本报记者 郗运红
◆废品堆里拣出“农家书屋”
  驱车沿着南水北调河道北侧东行数十里地,终于来到了邹平县码头镇田家村。村头是一红色大铁门人家,铁门已很旧,不过宽得很,在农村很少有这样宽敞的大门。在此停车等候村民毕务祥。
  今年53岁的毕务祥曾是附近村子里响当当的人物,他很早以前是村里经营废旧书报生意的,1997年开始回收废旧书报,渐渐地客户源也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好。毕务祥就把村里一处废旧的榨油厂租了下来,用来囤积货物。毕务祥也与周边县城的出版社联系起来做生意,每次出门回来都是满满一车的货,收集的废旧书报可达几十吨,堆在院子里像一座小山一样。
  在回收的废旧书中毕务祥发现,有些废书籍和报纸还很新,而且可读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同时出于对知识的热爱,他就把它们一本本地拣出来,留着自己饭后茶余阅读。往后只要从收购处收回的废旧书报他都会挑拣出几本存放,时间久了,他所积累的书就有上千本。
  平时去他家串门的朋友,看到他的屋里桌子上摆放着的书,随手拿起看个不停,坐着一晚上都说不上几句话。毕务祥发现,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他家也是拿起书看着津津有味。2003年,他索性就自己腾出两间自家的房子,重新进行粉刷,办起了“农家书屋”,免费供乡亲们看书。“这些书可以增长乡亲们的知识,开阔乡亲们的眼界。本来就是废旧的书,能让大家都看看学点东西就更有价值了。”毕务祥说。
  图书室初建完成后,书也越攒越多,来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些邻村的村民骑着车子前来看书、找资料。毕务祥就把村里淘汰的衣橱修改成书橱,又买了些书架,配备上书桌、椅子等把图书馆逐渐完善起来。
  有些看书的村民看完之后把书放在桌子上就走,自己忙着生意也没有空闲时间管理图书室了。毕务祥就把退休教师田明轩和老书记田明璞聘请来做图书管理员。毕务祥说:“这样村民随时可以来看书,不仅方便还避免图书室杂乱。”
  到2005年,这所乡村图书室已有图书9000多册,包括历史、时政、文学、教育、农业科技等20多类。每天村民忙完农活都赶往这里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图书室迁址开拓村民致富路
  2004年在外做废旧印刷品生意的毕务祥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丢下生意,回家当起了村里的支部书记。当时的田家村环境特别差,下雨天,外村的村民进不来本村的村民出不去,村里连自来水都没有通上,村办公室更是破旧不堪……
  毕务祥上任后,给村民修路、通水,当然也新建了办公室。在建设办公室时,他格外多规划出了两间房子,想要把自己的图书室搬迁到距离村民家较近的地方,更方便村民取阅图书。
  之后的几年里,毕务祥忙于村里建设,生意都是雇佣别人去拉货。拉回来的货物再由他的图书管理员挑选,不断地往图书室内添加书籍,到2008年,他的图书室已经有万余册的书了。
  图书室内的书籍种类繁多,学生的书籍最多,村里的孩子都会来这里借书阅读,有的看上了想用的,毕务祥就送给他们,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村民通过看书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好东西,村民田道兴在借阅的图书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项目,建起了一家养猪场,年获利3万元。田旭等几位村民利用学到的科技种植技术,种植无公害韭菜亩效益达到3000元以上。农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来这里借阅书刊的人也接踵而至。
  慢慢地村民思想也活跃起来,每个人都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路。有的村民养殖,有的买车跑起了个体,村里还成立了工程队在外搞建筑。村里的人均收入也增长了不少,田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主人没有了图书室的钥匙
  2011年毕务祥的妻子身患癌症,他也从村支书的位子上退了下来,陪着妻子到处看病,生意自然也就荒废了。图书室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改变,由曾经红遍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图书室,变得冷冷清清。
  距离2015年羊年春节还有两天,记者来到了毕务祥最原始的图书室,原来村头上那个宽大红铁门的人家就是毕务祥的厂房,原先的图书室就是在这里。一排排老房子围起来的院子,院子里存放着高高的废旧纸堆。毕务祥说:“这些房子里都是用来屯货的,现在是当仓库用。”
  跟随毕务祥的脚步来到一间正北方向的屋子,打开屋子里面破旧不堪,像是许久没人居住的样子。进去里面还有一件房子,门框上有三个玻璃框,其中一个还贴着一张退色的红纸上面写着“室”字。毕务祥说,这间房就是刚开始的图书室。
  往里走三张床、两张桌子,还有一台老式电视,桌子上还有几本书放着。毕务祥连忙打开桌子上的抽屉,因为里面还存有他存起来的书。再仔细观看也很难想象原先的图书室里的情景了。
  毕务祥说:“自从搬出去,这里就变成了休息室,也就没有书了。”随后他又领着记者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本想展示一下现存的图书室。却忘了自己连图书室的钥匙都没有,只能眼巴巴的往图书室里瞅。“变成这样我很心疼,那书可都是一本本攒起来的,如今变成这样太可惜了。”
◆为村民决定重新收回管理
  看着自己当年辛苦累计下来的图书室变成如今的样子,毕务祥心疼不已,决定跟村里了个打招呼,要把它重新搬回自己的家里管理。
  在妻子去世的三个月后,仗着当年的人脉关系,于2014年8月重新捡起自己的老本行,借别人的车去周边各市的印刷厂跑生意。“现在我又开始跑生意了,还拉上了我弟弟一起干,以后拉回书来,还要积攒起来,往图书室里加。”毕务祥说。
  田道兴说:“这是个好事啊,希望毕务祥能把图书室再开起来,肯定还会想以前那样有很多人去看的。”
  村民田杰说,在村子里把图书室再开起来是有必要的,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也是引导村民上进的好方法,更是让家长给孩子树立爱看书的榜样。
  “把书运回去整理分类,一定再把图书室开起来。”毕务祥说,要与时俱进,不能光看过时的书籍,还要买些新书添进去。
  今年春节过年毕务祥在家四天陪老母亲,又去了市里的儿子家陪孙子。大年初六回家准备走几个亲戚后就去收旧书了。“早点下手去收,看看能碰到好书不,图书室得早点建好啊。目前,重新拣出来书籍又有近百本了,只要开始就一定会成长起来。”
  毕务祥在整理仓库里的书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