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殡葬成为新风尚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又到了清明时节。尽管全市已推广近10年生态殡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但受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影响,选择生态殡葬的人少之又少,徘徊在传统习俗与环保节地理念之间的“生态殡葬”亟待突围。(详见本报4月1日C03版)
  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再度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相比于传统殡葬,生态殡葬更加节地和“绿色”,它不占土地或者占地极少,有时还会为城市营造新的大片绿地,改善周边环境。不过由于传统厚葬观念根深蒂固,在德州生态殡葬虽然推广多年,但整体来看依然很冷门,部分项目甚至陷入了被迫退市的尴尬。
  近年来,生态殡葬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德州推广的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殡葬项目已有了将近10年的光景。不过由于生态殡葬没有墓碑、坟头,不少人认为,生态殡葬是对故人的不敬,树葬、花葬、草坪葬容易引来他人非议,这无形中也助长了厚葬、攀比的风气。还有一些人认为生态殡葬不占土地或没有留下骨灰,子孙想要祭奠也多有不便。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态殡葬远远没有走进市民心中,要让多数人欣然接受,生态殡葬任重而道远。
  生态殡葬何以破除眼下困局,成为主流的殡葬模式,关键是要移风易俗,打破大操大办的传统丧葬模式,摒弃轻赡养内涵重安葬形式的不良孝道观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老人,或许不在于老人去世后给他(她)多隆重的葬礼、多豪华的墓地,而是要在老人在世时要多多孝敬,让老人幸福快乐,如此“厚养薄葬”更能符合我们注重孝道、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
  要让生态殡葬引领殡葬潮流,切不可操之过急,这需要行政和市场两只手来调节和引导,一只手紧抓绿色生态安葬理念的宣传,让生态殡葬践行者心安理得;一只手着力于还原殡葬服务公益属性,给予生态殡葬践行者必要的精神、物质激励。
  树葬、花葬等等生态殡葬方式,让生命延续了更多的绿色,让逝者安眠,也让生者安慰,让我们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移风易俗,让生态文明殡葬成为新风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