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骨灰盒多年无人问津
如何安置成了一大难题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日讯(记者 李榕) 清明临近,人们纷纷用鲜花、祭品等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尊重。但在德州市永安陵园的骨灰存放处,200余骨灰盒已经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无人问津。这些无主骨灰盒给陵园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如何安置它们成了一大难题。
  在德州市永安陵园骨灰楼内,一排排摆放着骨灰盒的架子静静竖立着。来祭祀亲人、缅怀故友的市民,大多都会给骨灰盒擦去浮尘、更换花束,然后深深地三鞠躬。“在这里面,就有一些骨灰盒很多年没有‘见过’亲人的面了。”德州市永安陵园工作人员颇为无奈地说,清明前夕,一名28岁的男子来到德州市永安陵园寻找其母亲的骨灰盒。但因时间久远,其父母结婚时未领取结婚证,且骨灰寄存证明也已丢失,无法核实其母亲的骨灰盒。
  据了解,2006年因德州市殡仪馆搬迁,类似的无主骨灰盒共200余个被迁至德州市永安陵园骨灰楼内。“目前骨灰楼内存放着近500个骨灰盒,其中无主骨灰盒占了近一半。”该工作人员分析,造成骨灰盒无人认领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子女外迁、电话号码更改,联系不上,对方可能也忘记了续费的时间;有的是骨灰寄存证明丢失;有的是骨灰盒死者的下一代去世后,隔代或旁系亲属未能及时“接手”,加上以前网络还不发达,在填写家属信息的时候多数是手写,而且很多信息已经陈旧,联系起来较为困难等。
  根据《山东省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无人认领骨灰超过180天的,殡仪馆有权自行处理。但骨灰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寄托着亲人对逝者的思念和尊重,随便处理不妥,万一家属回来寻找,容易产生误解,所以永安陵园从未进行过处理,但这样放着并非长久之计,不仅造成殡葬资源的被占用,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给陵园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现在并没有哪个法律规定可以如何处理无人认领的骨灰,不论是对无主骨灰时间的认定还是处理的方法,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业内人士呼吁,希望相关部门能有相关法规出台,明确无人认领的骨灰盒的安置方法,这样今后也有法可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