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祭祖,女儿却不能上坟
专家:或源自传统男权思想,应剔除陋习
2015年04月0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清明时节,人们通过祭扫的形式来寄托对故人的哀思。可是,在鲁西南一个小村庄长大的小程却连爷爷的墓都没有去过。每逢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等传统祭祀日子,家里的堂兄弟都去祖坟祭祖,唯独小程守在家中。原来,按照老家的习俗,未出嫁的女儿不能到故人墓地祭扫。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本报记者 宋立山
不许女儿去上坟,让侄子代劳
与小程遭遇一样,在鲁中南山区某县的农村地区,女子不上坟也是难以撼动的习俗,甚至是不可违逆的族规。
今年32岁的小侯就来自该县,他是家中独子,父辈兄弟两个,叔叔家只有两个女儿,小侯也就成了爷爷唯一的孙子。在小侯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父亲和叔叔常年在外打工,但是每到传统祭祀日子,再忙也要回家上坟。
不过,上坟的时候他们只带着小侯。“根据族规,堂妹不能到家族的老陵上坟。堂妹还不懂事的时候,曾经哭着闹着要跟着去祖坟,一向宠爱女儿的叔叔竟然大发脾气。”小侯回忆说,后来因为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回一趟家很不方便,叔叔也没法回家祭祖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让自己的女儿去上坟,“反而都是让我这个侄子代劳,把纸和香带到祖坟上烧一下。”
对“女子不上坟”的习俗,山东大学民俗学副教授李浩说,目前山东地方志还没有关于“女儿不上坟”的记录,这可能是某些农村地区不成文的风俗。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解释,关于“女儿不上坟”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传统男权思想的影响,认为女儿不是自家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受“男尊女卑”老观念的影响,所以女儿在娘家不能上坟,在婆家却可以上坟。
“独生子女政策”倒逼陋俗改变
“女儿不光不能上祖坟祭祀,死后也不能入祖坟。在老家,谁家没有儿子,多会留一个女儿在家,招一个上门女婿,但是女儿和女婿死后也是绝不能入祖坟的。”赵大爷说,他们附近一个村里,有一个上门女婿破例埋进岳父家的祖坟,骨灰都已经入土了,却遭到家族的强烈反对,“因为家族中的孩子上高中以后学习越来越差,迷信的族人们将之归咎于不守规矩的上门女婿。”
随着社会发展,在农村扎根上千年的祭祀习俗也开始松动。小侯说,由于外出打工的男人越来越多,甚至一个家族没有几个男丁在家,他们走得又比较远,严格按照族规,每年回家祭祖六七次成本太高,于是这个“重任”便落到了媳妇肩上。“在我们老家,儿媳死后虽能随夫葬入祖坟,但是生前不能轻易进祖坟祭祀,现在完全变了。”小侯说。
刘德龙介绍,女子不上坟的习俗在逐渐改变,尤其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也不断增多。这实际上是在倒逼习俗的改变,尤其是陋习的摒弃。甚至现在有些地方,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上坟的也有。
客观现实倒逼祭祀习俗改变,这也是对女性的尊重,是一种进步。刘德龙认为,对传统习俗要科学区分、正确对待。对长久性、有广泛参与度、认可度的习俗可以保留下来,而糟粕的东西应该剔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第A01版:重点
第A02版:重点
第A03版:壹读
第A04版:壹读
第A05版:互动
第A06版:身边
第A07版:身边
第A08版:图说
第A09版:青未了
第A10版:青未了·心理
第A12版:娱体·文化
第A13版:娱体·运动
第A14版:娱体·运动
第A15版:天下
第A16版:天下
第B01版:文化人
第B02版:文化人
第B03版:文化人
第B04版:文化人
第B05版:文化人
第B06版:文化人
第B07版:文化人
第B08版:快乐钓鱼
第C01版:今日济南·都会
第C02版:今日济南·都会
第C03版:今日济南·都会
第C04版:今日济南·都会
第C07版:今日济南·华不注
第C08版:今日济南·漫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