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与爱国主义
2015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朱麓
  自来水和爱国主义能扯上关系吗?答案是,能。在100多年前的晚清,两者关系还非同一般。
  自来水能进北京,得益于慈禧太后。大清最后几年光景不好,人祸不断,天灾连连。每到春秋两季,气候干燥,京城屡遭火患。慈禧为此时常嘀咕,万一紫禁城着火,宫里那几口备用的大水缸能管用吗?
  常有人在慈禧耳边唠叨,说袁世凯思想解放,熟知洋务,说不定有金点子。于是慈禧问计于袁:“防火有何善政?”袁答:“洋人常用自来水灭火。”慈禧听后,当即拍板,洋人有的东西,大清也要有,京师是大清的脸面,一定要搞通自来水。
  以前,老百姓都是饮用苦水井,由于污染严重,水垢较多,既不宜饮用,也不宜用于工业生产。自来水如果能开通,不仅能满足领导的消防要求、百姓健康饮水的要求,还能满足国家发展工业的要求,是利国利民利领导的好事。因而,入京筹办自来水事务的周学熙到任后,雷厉风行,快马加鞭,找水源、建水厂,铺水管,不久就在京师内外城“繁盛之处”开设了四个供水点。
  虽然自来水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公司又在报纸刊登广告,请俊男靓女代言,但供水点始终无人问津,自来水就是卖不出去。原来,自来水虽然通了,但百姓的思想没通。究其原因,是有人给自来水戴上了爱国主义的帽子,把问题整复杂了,把百姓弄迷糊了。
  一种说法是,谁说自来水这三个字,谁就没有民族气节。有人说,自来水如同自来火、自来水笔,都是小日本起的名,大清作为泱泱大国,文明古国,决不能人云亦云,学人喉舌。有人马上呼应道,此举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应该坚决抵制。老百姓一听,觉得有理,有的将自来水称为机器水,有的称为洋水,有的说水“专走地道,不见阳光”,称之为“阴水”。百姓起的名,五花八门,就是不学小日本,叫上一句自来水。
  另一种说法是,谁喝自来水,谁就在助“洋”为虐。有人说,以前咱喝水都是自己用桶挑回家,虽然累得吭哧吭哧,但喝着放心,现在龙头一开,水就哗哗往外冒,谁知道是啥水;有人赶紧爆料,自来水就是洋人洗澡、洗衣服后的胰子水,喝了它,拉肚子,烂肠子,坏脑子。自来水入京,看似有利人民,实际包藏祸心;有人立刻帮腔,洋墨水侵害中华民族的精神,洋水伤害中华民族的体魄,两者皆不可喝。总之,宁要大清的苦水井,不要洋人的自来水。
  周学熙知道,百姓思想总开关的问题不解决,水管上的开关再多也无济于事,于是针锋相对,采取了三种对策:其一是,宣传办自来水“系懔遵先朝谕旨”,是“奉皇上旨意办的”,并特别强调,自来水的兴办,“全集的是中国股,全用的是中国人”,喝自来水是爱国举动;其二是,“用化学法,化验街上龙头放出的自来水”,证明水质纯良,有益健康;其三是,大优惠、大甩卖,半价优惠、买一送一、免费品尝、送水上门,各种活动开展得不亦乐乎。三管齐下,爱国主义的帽子摘掉了,百姓的思想通了,自来水成了畅销品。
  自来水头上的爱国主义帽子虽然摘了,但在其他很多事情上,类似的爱国主义帽子还在满天飞,导致治病救国者面对问题举步维艰,踌躇不前。最终,在一片爱国声浪中,大清积重难返,走向灭亡。那些所谓的爱国者们,无形中充当了大清王朝的掘墓人。看来,这种爱国主义帽子下面盖着的是“害国主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