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通过“休闲渔业之都”专家评审
2015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7日讯(记者 刘洁) 27日,中国休闲垂钓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对威海申报“中国休闲渔业之都”命名进行现场评审。与会专家认为,威海资源独特、优势明显、环境优良,交通便利,政府重视,规划布局合理,具备中国休闲渔业之都的命名条件。
  与会的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董崇强介绍,威海市休闲渔业起步于2005年,经过近10年发展,目前,全市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达21处,占全省1/5,居全省首位;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数量达10个,占全省1/2,居全省首位,专职和兼职从业人员近4万余人。
  2014年,涉渔旅游及服务收入40亿元,占全市旅游业总收入的9%,成为全市渔业和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休闲渔业类型包括综合性休闲渔业基地、海上游(船)钓、海上田园观光、规模化池塘垂钓、渔家乐、休闲渔业节6种。
  政策上威海将休闲渔业定位为“休闲、体验、生态”,率先出台《威海市休闲渔业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对千公里休闲渔业产业带进行规划布局;出台《威海市鼓励休闲渔业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设专项资金扶持休闲渔业,已有13家企业获得财政奖励资金支持。
  与评审会专家认为威海发展休闲渔业具有资源独特、优势明显、环境优良,交通便利、政府重视、规划布局合理,具备中国休闲渔业之都的命名条件。
  评审专家还对威海休闲渔业发展的品牌与管理标准、营销模式等提出了建议。“休闲渔业不仅是消费渔业本身,更是消费一种文化,”农业部渔业局渔情处副处长郭云峰建议,威海应充分继承和挖掘渔文化,带动休闲渔业发展。“以活动为支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产业价值。”中国休闲垂钓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毅说,中国休闲垂钓协会有意在威海创办一至两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垂钓活动。  “制度上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德芬建议,要围绕生态、人身、食品安全对休闲渔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引导游客养成文明旅游习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