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是母亲眼中的一滴泪
2015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奎昌

  夜深人静时,我喜欢一个人在安静的小屋,轻轻拂去岁月落下的层层灰尘,翻开记载我三十多年成长历程的日记,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其中关于母亲流泪的几个画面清晰如昨日发生一般,每每阅读,我总是情难自控,泪流满面。
  印象中,第一次见到母亲流泪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我正上小学。有一天,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早饭,一封突如其来的电报打破了家里原来的和乐气氛。母亲手里握着一封电报,上面有外公去世的消息。她没有号啕大哭,只是默默地流泪,虽是无声却胜似撕心裂肺的哭泣。那时我还小,不懂得亲人离世的那分痛有多痛。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深深明白了母亲当时的心境。
  母亲老家在四川,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平时只能书信来往,有急事才会发电报。不知道母亲赶回去的时候外公是否已经入棺?这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个迷,我也不敢去问母亲,怕触及她一辈子的痛。之后到现在,母亲再也没回过四川,理由很多:我和弟弟上学时说我们小离不开;我们工作了又为我们的婚事操碎了心;我们结婚生子后,母亲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第二次见到母亲流泪是在1998年,那时我上高一。一天,爷爷把正在参加期中考试的我接回了家,可见事态很严重。路上爷爷给我讲了接我回家的原因:家里太穷了,母亲想出去打工改变生活质量,但父亲和爷爷、奶奶都不同意。但母亲似乎下定了决心,任谁劝都没用。爷爷知道我和弟弟是母亲的软肋,就把我接回家劝说母亲了。
  回到家中,只见母亲正坐在床边缝补衣服。她当时上身穿了一件褪了色的红毛衣,下身的裤子上有一个明显的补丁,可见当时生活是何等的窘迫。作为一个只有15岁的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劝说母亲,只是搂着母亲的胳膊,重复着那句“别走了”。母亲没说什么,依然是默默地流泪。最后我跪下了,母亲流着眼泪把我扶了起来,答应我不去打工了。母亲擦干眼泪便匆匆忙忙地为我做了碗菠菜鸡蛋面,我吃完饭回到学校竟没耽误下午的第一场考试。我已经记不清菠菜鸡蛋面的味道了,但当年母亲泪水中的不舍、艰辛和无奈等复杂的情感却是越来越清晰。
  再往后见到母亲流泪是在爷爷奶奶的葬礼上。出殡那天,母亲号啕大哭,一路上诉说着这些年剪不断的亲情。或许,母亲是把爷爷奶奶当成亲生父母了。这么多年,爷爷奶奶一直觉得母亲娘家远,什么事情都帮衬着母亲,对母亲很好,如亲生女儿般。老人走了,生离死别,母亲能不哭吗?尤其是2012年年底爷爷去世的时候,母亲正在异乡为我照看孩子,回去的时候,爷爷已经入棺。姑姑说爷爷临死的时候都在记挂着在外的我和母亲,母亲听后更是悲痛欲绝。
  前段时间,我正上班的时候接到表哥的电话,说是父亲病重,正由县医院向省城医院转院。我特别着急,连忙请假去了省城。电话里表哥说我是家里的长子,让我好好劝劝母亲,别太着急了。母亲接过表哥手里的电话后,哽咽着说不知道该怎么办,还说知道我们都很忙,如果只是在县医院就不麻烦我们了。我听后无地自容,我能感觉到母亲当时是多么的无助,有两个儿子却都不在身边,没个主心骨。我赶到省城医院的时候,母亲一行人正在排队检查。见到我来了,母亲又流泪了,或许是一种欣慰吧,。
  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女人,一生饱经沧桑,靠自己的辛苦劳作养活了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但她却是我心中最美的女人,最美的母亲。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难懂父母恩。现在的我唯盼母亲能安度晚年,少些伤心的泪水。
  若有可能,我愿是母亲眼中的一滴泪,那么她永远都不会滴落,因为她不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