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古往今来高考不易啊
2015年05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范进中举”的故事,讽刺了科举的毒害。
  古代的考生们接受检查之后,正在排队入场。
     马上又到高考季了。虽然中国直到近代才正式有了“高考”,其实在中国古代,“高考”一直存在。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中国官吏选拔体系中,考试是最基础的一环。只有通过考试,才能鲤鱼跃龙门,成名天下知。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出现了七百余名状元,十万进士,百万举人。这些古代的考生们,考前籍籍无名,考后风光无限,其心路历程比现代考生们更刺激,更传奇。

本报记者 魏新丽 
  连考九场才有资格“高考”
  在现代社会,只要能考上高中,就可以参加高考。但对古人来说,考试,其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隋炀帝之前,即使你有满腹才华,也往往找不到展示途径。那个时候实行九品中正制,基本上不需要考试,选贤任能主要靠内推。内推靠的是人脉和人情,没有客观标准,太容易滋生腐败。所以这个政策施行到最后,变成了在官二代甚至官N代里扒拉“人才”,一些大世家控制了上层社会,官场的近亲繁殖越来越严重。
  隋炀帝虽然被塑造成一个暴君,但他其实干了很多好事。隋炀帝登基后,觉得周围的官员们看着都有点眼熟,不是这个人的儿子,就是那个人的孙子。所以在大业三年,也就是602年,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所以说,让现代学生们深恶痛绝的考试制度,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让人欢呼雀跃的。从此之后,考试,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们千年都绕不过去的坎儿。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比如明清时,如果你是戏子或者戏子的孩子,就不能参加,如果你祖上犯过事,也不能参加。所以考试报名之前,先得查查出身。
  出身没问题,那么就先上学吧。古代学校还是很多的,普通的有私塾,高端一点的有书院,京城里还有一个国子监,算是最高学府。国子监一开始主要面向官二代,后来也向天才神童们敞开大门,民间孩子通过考试崭露头角的,也可以入学。当然,到了明清,如果你有钱,捐一个资格也未尝不可。
  学成之后,漫漫的考试路就正式开始了。先说国子监的学生,他们被叫做监生。这有点像预科班的性质,在有的朝代,比如明朝前期,监生们可以直接做官。不过更多时候,他们还是得先考试,不过他们可以直接从乡试开始考,也就是相当于保送了一级。
  至于普通人,就必须得踏踏实实从最低级开始考了。最开始,你得参加童试。这相当于资格选拔赛,虽然冠名“童”,但考生并不是儿童,七老八十白发苍苍的也大有人在。这是一个地方上的考试,考过了就是科举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才算是取得了正式的考试资格证。
  但是这个资格考试其实非常麻烦,不是一蹴而就的。拿清朝来说,二月,首先得考县试,在各县进行,连考五场。考过后,四月去府里参加府试,又连考三场。考过后参加省里组织的院试,这个考过了,才成为秀才生员。
  秀才就可以参加乡试了。“乡”,也不是指乡里,这其实是一场国家级的考试,一般设在京城或者其他大都市。乡试考中的就是举人。举人可以参加会试,会试考中了就是进士。进士们再参加一场终极考试——殿试,由皇上当主考官,同时选出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
考前先要拜码头
  取得了正式考试资格,那么就进行下一步,进京赶考吧。
  进京赶考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是乡试,二是会试。这俩一般都是在京城设考点。乡试三年一次,在第一年的秋天举行,一般是农历八月。考中的,就在第二年春天二月参加会试。所以这个战线也是非常长的。
  “进京赶考”这条路,应该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条路。在许多民间传说里,落魄的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考生高中后又回来报恩。这也寄托了古人对这条高考之路的特殊情怀。
  待考生们汇集京城,短暂而忙碌的备考便开始了。这个时候,另一场好戏要上演了,那就是走关系。
  在唐代前期,考试的时候不仅看成绩,还规定要有名人的推荐。所以那个时候考生们纷纷去拜码头找靠山,到处找达官贵人投递自己的作品,叫做投卷,以期被人慧眼识珠。白居易就曾经拿着自己的《赋得原上草》去找顾况,他凭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惊艳到这位老诗人,获得了成功。
  当然这种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对寒门子弟非常不公平,后来也就取消了。不过考前焦虑症始终是大批存在的。这个时候,一个风气应运而生,那就是烧香算命拜神仙。
  在开考之前,考生们四处奔走投身于迷信事业。一个是解梦,比如唐朝的李龟年和魏仍都做了梦,就一同去找人解梦。宋朝有个姓李的,和儿子一起参加考试。儿子梦到一个人推着一车书过来,是及第人的文书,他在梦里翻来翻去没有看到自己爷俩的名字,就看到一个叫李遂夫的,问是不是这个人?推车的人说是。儿子醒来就改名成了李遂夫,结果真的就中了。当时因为算命和做梦而改名字的人不计其数。
  此外,考生们还到处拜神。最流行的是五岳的神,简称岳神,后来还有文昌星。除此之外,其他各路神仙也都被拉出来拜了,比如瑶台仙女、上元夫人、洞庭湖神,石婆神等等。
  另外最重要的一项迷信活动是占卜,或者说是算命。这些术士深谙考生心理,有的术士是个人来问都回答会中,所以门庭若市,考生争相去算命。
  这些迷信活动充分说明了考生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它一方面是心理安慰和寄托,缓解了考前焦虑症,另一方面,比如那些占卜的术士们,有的与官员交往甚密。考生跟术士们的交往,其实也是钻了空子,会获得一些好处和机会,算得上是曲线救国。
一寸小抄纸2.9万字
  该求的人求了,该拜的神拜了,一切打点妥当,那么就开始考试吧。
  考场一般设在贡院里,这是一个专门的考试机构,里面有一排排小单间,专门给考生准备的。
  千百年来,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都不尽相同。比如唐高宗时加试帖经,就是从经书中抽出一句话,把其中几个字蒙住,让考生填充。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填空题,考的是考生的背诵能力。当然这样就会使考生只知道死记硬背,后来不得不放弃这种考试方法。说到明代的八股文,其实也是总结了千年经验得出来的考试内容。因为不管采取何种考试方法,总不能面面俱到,侧重考什么,考生就侧重学什么,这就是古代的应试教育。
  而到了考场上,一个千年永恒的话题就摆在考官面前,那就是作弊。
  古代没有监控、没有身份证、没有照片,作弊比现在方便。带小抄是很常见的方式,考生们很有创意,衣服鞋袜里放小抄都算普通的,蜡烛、馒头、笔墨纸砚、辫子等等都成了小抄的容身之处,无所不用其极。清代有一个口袋书,一寸见方,写了2.9万字,印着41篇范文,凶残程度今人也不及。
  此外常见的是代考。唐代有个说法,说参加考试的,十个人里有三四个不是本人,去当官的,十个人里有两三个不是本人,可见代考的普遍程度。
  当时考试时间非常长,一考一整天。所以有的人答题很快,就可以写完自己的去帮别人答题。最著名的作弊高手应该是晚唐的著名词人温庭筠。温庭筠出身官宦世家,所以有点有恃无恐。而且人很聪明,写东西非常快。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他以给人做枪手为乐。他参加过多次考试,几乎每次都给人做枪手。有一次给八个人写了考卷,考官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这些作弊都是小打小闹,最高端的方式是直接买通主考官,这才叫万无一失。南宋时,秦桧把持朝政,科举考试的考官们都听他的。所以他儿子秦喜去考试时,考官们就把这个不学无术的人推举成第二名。后来,秦桧又给自己的孙子秦埙报名考试,同时明确提出,希望把他录取为第一。可不巧的是,陆游也参加了这次考试。陆游文采太好,如果将他孙子排第一,陆游排第二,明眼人一看就有猫腻,所以秦桧就直接把陆游拉下了榜。
非科考,不宰相
  在古代,把科举统称为高考也不尽然,其实它更像是高考加公务员考试。在唐朝,科举后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任命官吏。如果吏部考试没通过,不好意思,那您只能先去节度使那儿当幕僚了。韩愈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他考中进士后,不知道是不是眼高手低,连着参加三次吏部考试都没通过。不过,到了宋朝,科举成功的人,差不多都会直接当官,相当于不读大学,直接进入职场。
  在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比现在高考要少得多的多。比如宋神宗时,参考的有十万,录取的只有三四百人。所以科考出身的人少,一般都会得到重用。宋英宗以后,就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虽然出身决定命运,但在官场上,学历是根本。宋代有规定,一些重要的官职,如宰相、副宰相等,必须由科考出身的人担任。同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升迁也相对快一点。非科举出身的要按部就班一级一级地升迁,但是科举出身的就可以跳级。比如宋朝的吕蒙正,通过科举做官,十一年后就当了宰相。
  中国历来是文人治国,儒学和经学最重要,其他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多都是不入流的。在科举制度最开始的时候,考试其实是分科的,比如唐朝就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其中明算考的是数学,比如题目就是给你十道数学题,答对八道就算通过之类的。明法是考法律,让考生背背律令。明书,是考文字和书法,有点像现在的艺考生。不过,这些毕竟是副科考试,考中的人只能做技术性官员,不可能当大官,所以渐渐被人们所忽视。由此,到了明清,科举考试就只考经书和儒学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