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邓丽君的筠园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志杰

  二十年,邓丽君的名字和歌声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黯淡。时间愈久,愈显可贵,她的歌百听不厌,永不失真。
  2011年秋天我到台湾的时候,每到一地都能听到邓丽君那甜蜜的歌声。上前打探方知,一年多之后的2013年1月29日是台湾歌后邓丽君60周岁生日。纪念活动提前展开,各种唱片打着“歌后60”的字样,隆重登场。2014年春天我再次踏上台湾的土地,邓丽君甜美的歌声依然唱在耳边,歌后成为人们永久的陪伴——听着邓丽君的歌去上学、去工作、去旅行,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邓丽君13岁时以一曲《采红菱》获得台湾歌唱大赛的冠军,15岁正式加盟宇宙唱片,并灌录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崭露头角,从此在歌坛站稳脚跟。她把香港选做往外拓展的第一站,27岁那年推出首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尔后接着发行《漫步人生》大碟,更是响彻香港街头巷尾,成为几乎人人都会唱的经典歌曲。香港走红激发了邓丽君把华语歌曲唱出去的信心,之后她去了日本。刚到日本,邓丽君被唱片公司包装为偶像歌手,希图以青春美女的形象打动日本歌迷。但是,生活中有些呆板的日本年轻人并不认可邓丽君的偶像包装,致使其人气低落,唱片和演唱会成绩惨淡。邓丽君立即返台休整,重新设计舞台形象和歌曲的选取,1984年再次闯荡日本,一炮打响,开创日本有线放送三连霸纪录。美国《时代》杂志将邓丽君与珍妮·杰克逊、山口百惠、惠特尼·休斯顿、麦当娜等评为“世界七大女歌星”,可见邓丽君在世界歌唱舞台影响之大。
  筠园是邓丽君的墓园,位于新竹市金山区西湖村西势湖18号的金宝山墓园,前台湾政要宋楚瑜题字,“筠园”之名取自邓丽君原名邓丽筠。筠园是音乐的天堂,处处都有音乐的符号,拾级而上,邓丽君清甜的歌声飘然入耳。进口处是日本设计师独出心裁嵌刻在地上的钢琴十个音阶大键盘,游人可以在琴键之上踏出美妙的音乐。琴键的周围是音质极佳的音箱,一直不停地播放着邓丽君生前演唱的那些歌曲。可以看到很多“君迷”就坐在一块石头上,静静地听着邓丽君的歌曲,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据说,安放邓丽君的是一副可以使遗体保存50年的镶嵌水晶玻璃的铜制棺木。从公祭到棺木下葬,台湾的电视台一直处在直播的状态,而从世界各地赶到台湾送别邓丽君的歌迷,在金宝山下绵延数里,场面极其壮观,情景使人泪下。
  对于中国内地歌迷而言,邓丽君的过早离世,一直是个谜,更是一件憾事,因为,数以亿计的“君迷”一直盼望着邓丽君能来内地举办演唱会。现在还有人畅想,假如当年邓丽君到内地演唱,场面将是何等的壮观。已经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开始听邓丽君的歌了,对于内地的人们来说,邓丽君的歌从海峡对岸随风而至,不仅是一种听觉的享受,更是精神世界的一次开放。从靡靡之音到唱遍大街小巷,邓丽君的名字和歌声,是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来到内地的,是那个变革时代的见证。台湾文化的根基在内地,中华传统文化是贯穿台湾地域性文化发展的筋骨,只是台湾更早地打开了一扇文化的大门,融进许多当时内地不曾接触的异域文化,产生了邓丽君、三毛、琼瑶,其影响既是阶段性的,同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毕竟两岸文化同根、同族、同源,邓丽君、三毛、琼瑶以其歌声、作品走红内地,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是启蒙、推动、链接的文化使者,这也是我们记住邓丽君、三毛这些人的意义所在。
  筠园中立着邓丽君纪念墓碑,墓志铭简单介绍了邓丽君42岁短暂一生的履历。墓碑上的雕塑再现了邓丽君清秀可人的面庞,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始终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每一位来者,一双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仿佛在安慰那些来到墓前流泪的人们,告诉他们不要为她悲伤,就像她的歌里唱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二十年,邓丽君的名字和歌声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黯淡。时间愈久,愈显可贵,她的歌百听不厌,永不失真。
  谨以此文,纪念邓丽君。
  (本文作者为媒体从业者、知名专栏作者,出版作品多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