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建筑保存完好诞生山东首个产业工会
济南铁路大厂的百年记忆
2015年06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建厂时的德式厂房。
  津浦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党支部、工会旧址。
     在泉城济南,提起铁路大厂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济南机器厂、济南机厂、济南铁路工厂、济南机车车辆厂……”铁路大厂从1910年建厂用过很多名称,但是无论名称怎么变换,铁路大厂这个名称已经深入到老济南人的心里。铁路大厂里有着保存完好的德国建筑群,大量的城市遗存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同时这里也是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和第一个产业工会的诞生地,因此它也被冠以“红色大厂”的美誉。
□张汝峰                             
  四维亭的由来
  在铁路大厂东门外球场东侧法桐树林中,建有一座中式亭子,叫四维亭,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四维亭建于1917年,是工厂建厂初期的建筑遗存。据解放初期工厂模型工李风山介绍,当时四维亭三个字是由号称大厂书法一支笔的孙学霖书写。何谓四维?就是礼、义、廉、耻。孙中山先生也是“四维八纲(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倡导者。1912年9月26日,孙中山从天津来到济南。27日,52个团体在省议会礼堂举行欢迎会,孙中山在演讲及与各报记者的谈话中,首先谈到的就是铁路建设问题。在1917年前后,正是孙中山发动“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之际,他的思想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1917年也是工厂管理权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由于欧洲战争,1914年工厂里的德国管理人员陆续离厂,到1917年,工厂的管理权由德国人完全交还给北洋政府交通部管理。四维亭的取名就是在这些背景下产生的,那个时代以“四维”取名的亭、桥、堂等不在少数。
德式建筑群的百年沧桑
  在四维亭的东侧斜对面,是当年大厂的德国高级管理人员公寓楼,至今仍在使用。公寓楼呈不对称式,比较小巧精致,山墙墙体骨架外露,是典型的德国建筑风格。由此往西走,在路北侧又看到一座德式建筑,是铁路大厂的第一任厂长、德国人道格米里的别墅楼。在墙体上有一块标识牌,上面写着“首任厂长道格米里(德国籍)寓所建于1911年”。
  再往东走,就是铁路大厂的东门,进门西行不远就是道格米里的办公大楼,楼南侧的草坪上停放着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这座办公楼为一座三层德式建筑,始建于1910年,设计者就是原济南老火车站的德国设计师赫尔曼·菲舍尔。
  从这座建筑的整体结构来看,处处体现出德国建筑的特点。整幢楼是砖石结构,屋顶为半木构架。底层外墙用的蘑菇石饰面,一层二层之间有一条腰线,一屋四坡顶,有阁楼。德国建筑的阁楼一般开的是老虎窗,就是一个个单独的窗子,看上去像人的眼睛。而这个阁楼却设计成老虎窗的变形,屋内形成一个承重空间。中国的屋顶一般采用的是斗拱、梁柱结构,而这个到顶的骨架是折扇形骨架或是几何三角形骨架,这与中国建筑内部的受力不同,非常简洁明了。
  这座楼在门廊、房顶结构、门窗及彩色玻璃等细部装饰上非常讲究,整体对称式的设计又具有中国建筑元素,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二十世纪初德国在华建设的工厂办公建筑中比较罕见。
  这座大楼的两扇门是暗红色,上部有柱式木雕饰,柱头上有雕花,中间是竖长方形的框,内镶有六块玻璃。门的上下插销都在门的中缝面上,有凹槽,无论插上还是落下,都不影响开门和关门,设计可谓精巧。大门把手蕴含欧洲风情,门锁把手是铸件原配,其造型是橡树叶的变形体。橡树是德国的国树,因用途广泛,树形高大挺拔,成为德国及欧洲许多民族喜爱的植物,橡树叶图案造型在军队标志、勋章里都能看到。屋顶使用的牛舌瓦最有特色,牛舌瓦的背面中间一行烧制上的德文清晰可见,大体意思是“卡帕拉(音译,指姓)家族企业在青岛制造的瓦”。
  为展现大厂的百年发展史,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将道格米里的办公楼改建为厂史馆,里面设八个展厅、一个接待室,藏有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照片500余张、文物300余件,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大厂的百年历史。在这座楼的三楼,有一张照片是大厂首任厂长德国人道格米里三兄弟的合影。当时,三兄弟都在中国铁路部门身居要职,号称“三刀”。
“红房子”公所里的革命
  铁路大厂地处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点,交通便利,是山东地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地方。1922年6月,在这里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也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工会之一,当时有“北有北京长辛店,南有上海小沙渡,中有济南大槐树”之说。
  说起铁路大厂的红色革命历史,就不能不说说“红房子”。建厂之初,在厂西门不远处,建了一片工人住宅,叫“红房子”宿舍。据《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记载,“济南的产业概况,以济南津浦大厂为最大。工人们的生活最苦,每天工作时间在14-16小时。工人每月工资最低者只有几元,就地而食,就地而卧,一年无节假,一切死伤疾病都听天由命,工人血汗尽被榨取。”当时,起来反抗斗争的工人有的被开除,有的失踪,有的被杀害,有些青年工人非常痛苦烦闷,借酒浇愁。在铁路大厂技术工人集中的“红房子”宿舍,有一个姓张的钳工师傅,看到工人的苦闷,就经常有意识地接近他们,给他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还将自己的拳脚功夫传给他们。不久,这里就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公所”。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经常来到铁路大厂“公所”,给工人们介绍苏俄的情况,并号召工人组织起来。1921年夏,津浦铁路浦镇机厂中华工会会长王荷波也来到“公所”。在王尽美和王荷波的组织下,工人中很快就涌现出了李广义、薛文英等骨干分子。1921年6月,以“红房子公所”为基础成立了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之后,李广义、薛文英等人又办起“工人夜校”。就这样,全厂300多名进步工人就以合法身份组织起来了,王尽美、王荷波经常来给工人上课。但是好景不长,工人俱乐部和夜校开办不到一年,就被新上任的交通部长强行关闭。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执行部主任罗章龙来到山东,发展了工厂第一个党员李广义。在王尽美和罗章龙的组织下,李广义、薛文英等人迅速联络工人筹备成立工会。津浦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在1922年6月18日宣告成立,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工会。
  工会成立不久,党组织便领导全厂工人开展斗争,向铁路局提出改善工人政治、生活的12个条件,举行罢工,到天津请愿。经过7天斗争,铁路局答应了12条中的8条。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厂工会成立后取得的第一次罢工胜利。
  1925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党支部正式成立。刘子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由李广义接任,共有16名党员,这是山东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