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校解码
2015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宋立山
  晚报君选择的第一所学校是昌乐二中,作为一所民办公助的学校,每年除在昌乐本地招生外,还要通过严格的统一考试,在外地招收上千人,分数不够,拿钱也没用。到底是什么让它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10日晚,几经辗转,晚报君找到了一个正在上语文课的文科班——高二(9)班,学生们正在复习文言文《屈原列传》和《管仲列传》。
  “小伙子,你犯啥事儿了?老师这样惩罚你。”走后门的晚报君刚一探头就吃了一惊,只见一位文质彬彬的白衣少年背对黑板、面朝后墙而坐。“都什么年代了,还搞面壁思过这一套,看不见黑板怎么听课?这不耽误孩子学习吗?”
  “您误会了,这座位是我自己选的,面壁而坐比较清静,我可以随时转过身来,听老师讲课或者参加小组讨论,还可以到讲台旁边听课,您看,大家都不是面朝黑板坐的。”少年说。
  果然,这座次排列的阵势跟想象中的上课完全不是一个“门派”。我们通常是一排排的前后桌,他们却是一列列的相视而坐;我们抬头看见的是黑板,他们抬头看见的却是同学。
  晚报君正纳闷呢,教室里突然乱作一团,同学们三五围坐,纷纷拉起呱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来回逛游。晚报君一下明白了这么安排座次的用意,其实是为了便于同学们讨论。语文老师说,按照自由结合的原则,每四个人一组,他们把全班分成了14个小组,小组成员坐在一起。每节课45分钟,老师一般讲十几分钟,其他多数时间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十几分钟过后,开始陆续有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出起了题,其中一道题目是,“请翻译‘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并标出赋分点。”随着黑板上的考题越来越多,又有一拨学生走上讲台,他们是来答题的。这就好像摆擂台,每个小组既可以为其他小组出题,也可以自告奋勇上去答题,有不同意见的当场就可以发起讨论。等到所有题目答完,老师才登上讲台,逐个题目点评讲解。这哪是课堂啊,简直就像赶大集一样热闹。
  点评结束之后,老师又将PPT翻了一页,上面写着“从历史人物中汲取成长的智慧”,于是新一轮的讨论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语文老师告诉晚报君,他们不会把语文课变成字词课,也不会向学生灌输结论,而是要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昌乐二中的师生,将其称作“271”模式,通俗来讲就是,课堂上20%的时间用于老师讲解、引导、点拨(一般不超过10分钟),70%的时间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不少于30分钟),10%的时间让学生总结提升。(下转B02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