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情书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建中
 
  母亲没上过学,豆大的字不识一个;可是,她却给已逝的父亲写了满满一箩筐情书。
  那年冬天,父亲吃了晚饭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忽然就人事不省;还不到80岁的父亲就这样离去了,这突然的变故让我们猝不及防。尤其是母亲,一下子就苍老了很多。
  母亲告诉过我,她十几岁就嫁给了父亲,那时候的生活很艰苦,父亲每天下地干活,母亲就在家烧火做饭,得空时就做做针线活,贴补一下家用。母亲的针线手艺是姥姥教的,姥姥年轻时在大户人家做过刺绣,那技术很是了得;而母亲得到了她的真传,做出的针线也非常漂亮匀称。
  父亲去世后,母亲总是郁郁寡欢,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开导她。那天,我看到母亲找出了以前用过的一个针线盒,紫色,盒盖和盒身都贴着金色的“龙凤呈祥”贴纸,她愣愣地看着,眼里又噙满了泪……
  第二天,母亲居然打开针线盒,纳起了鞋底。她毕竟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虽然身体尚可,眼神却早就不好使了。这次,她戴起了老花镜,颤颤巍巍地在鞋底上穿针走线。我注意到,她把多年不用的顶针箍也戴在了左手的食指上,她已经没有力一下子把针穿透过去,当针刺入鞋底时,停一下,然后用顶针箍使劲往外顶,这一针过去,她要费很大的神。我心疼起来:“妈,您这么大年纪,就不要做这个了,现在一双鞋也值不了几个钱,您何苦呢?”母亲看了看我:“不打紧,我反正每天在家没事,做这个正好打发一下时间。”
  听母亲这样说,我也不好逆她的意思,只好叮嘱她少做一会,累了就多休息。她满口答应着,手中却一刻也没停下。从此,母亲每天吃了饭就做她的针线活,我开始还隔三差五地提醒她要多休息,可发现根本不管用,她从来就没听过我的;不过,让我欣慰的是,自从她开始做针线活后,精神明显比以前好了。都说年老了最好找点事情做,那样会充实一些,看来,这话一点没错。
  就这样,母亲的精神慢慢好了起来,她做针线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纳了几双鞋底后,她居然开始用针线做酒杯。那天回家,她把做好的一个酒杯给我看,还别说,做得栩栩如生,精致漂亮,我不得不佩服母亲的手确实很巧。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变着花样做针线活,像什么收音机,电话,电视机,电冰箱,茶壶,开水瓶……只要能想到的,她都做,虽然有的做得也不那么像,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母亲喜欢,比什么都强。
  转眼,父亲的周年忌日到了。那天,母亲从床底搬出了一个大箩筐,里面全是她平时做的针线物品,满满一大筐,她对我说:“你把这些烧在你爸爸的坟头,他喜欢听收音机,喜欢看电视,半夜里还喜欢起来喝茶……我怕他在那边孤单,他最喜热闹了,有了这些,他就不会寂寞了……”
  我的泪,无声地落下。原来,母亲并不是在用针线活打发时间,而是在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书写世界上最真挚的情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