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肉该存多久一直没个标准
“僵尸肉”风波折射行业法规缺失及走私漏洞
2015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月8日,云南河口县公安消防大队销毁走私入境的“僵尸肉”上,部分“肉龄”为三年。    都市时报供图
     “80后”缉私员查获“70后”冻肉、南宁警方查获1967年走私鸡爪……近日,新华网、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海关查获“僵尸肉”的新闻,引发关注。一微信公号发文质疑“僵尸肉”或为假新闻,让剧情逆转。12日,新华网记者回应称报道客观专业。食药监总局网站则发文称今年查获了“肉龄”达四五年的冻肉,并要求媒体报道要真实公正。

争论核心 “僵尸肉”有无待定 过期冻肉是不少
  最近,“僵尸肉”是假新闻的讨论沸沸扬扬。
  “僵尸肉”这一概念最早由6月23日新华网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提出。文中提到,“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此外,“南宁警方查获1967年冻鸡爪”、“查获二战期间储备肉”两个案例出现在6月30日新华网一篇名为《揭开冻品走私利益链:竟有冻品封存于1967年》的报道中。
  7月9日,食品安全参考(北京科技报公众号)记者洪广玉发文称,“僵尸肉”是假新闻,信源模糊;而且处于冷冻经济成本考虑,冷冻几十年不可能;多家媒体再次采访南宁、长沙海关,官方未发现也未公布过“肉龄”达几十年的冻肉。这一切,似乎都指向新华网新闻为假。
  12日,新华网记者发文称自己的报道客观真实,回应质疑。打来打去,这似乎成了一场你来我往的“口水仗”。
  其实,“僵尸肉”概念本就模糊,它是泛指过期冻肉,还是指肉龄达三四十年的冻肉?三四十年的冻肉,真假难辨,需要官方证实,但是目前长沙和南宁的海关部门未有明确回应。双方记者都以采访有录音为由,各说各话。洪广玉的文章将“僵尸肉”定义为生产三四十年的,而新华网记者在回应中认为,“僵尸肉”是过期冻肉的通俗说法。
  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上的发文较为客观,称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的查获时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据此来看,食药监总局并未认可有三四十年的过期冻肉,但过期的是不少。
  双方给“僵尸肉”冠上不同的定义,然后各说各话,争论意义不大。其实,“僵尸肉”的风波,类似于2015年山东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事件的细枝末节关涉无多,事件核心才是最重要的。而“僵尸肉”报道的核心正在于封堵、排查、处理过期冻肉,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案件期待 快出台冻肉保存的 时间温度标准吧
  冻肉贮存期限有无规定?冷冻多长时间以内是安全的?
  媒体报道,国家仅对冻牛肉有推荐性标准,不超12个月。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冷冻肉的存储期限方面没有强制性的法规。
  据了解,牛肉方面有可参照的推荐性标准《GB/T17238-2008鲜冻分割牛肉》适用,规定“冻分割牛肉应贮存在低于-18℃的冷藏库内,贮存不超过12个月。”但该标准是推荐性,并未强制。
  此外,其他肉类冻品保质期尚无明确规定,只有水产方面的规定。2005年出台实施的《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2733-2005)》强制规定,冷冻产品应包装完好地贮存在-15℃至-18℃的冷库内,贮存期不得超过9个月。
  12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文,要求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行政区域内所有冷库进行排查,重点检查2014年以来承储冷冻肉品的来源、数量和销售去向。凡发现入出库数量与记录不符的,来源及销售去向不明的,编造、篡改相关记录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要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并通报所在地海关、公安部门。排查情况要于8月10日前报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权威数据,截至今年6月23日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冻品走私犯罪案件141起,查证走私冻品42万吨。食药监部门和海关部门的措施是得力的,但打击走私冻品需要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食药监等十几个部门配合。但是,相较于单个的排查行动,公众更想要的是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总之,每一块肉,甚至是其他食品,生在哪里?生日是何时?走过了多少路?这些数据与信息的整合,还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去解决。只有真正把食品的溯源机制做好,才能让百姓与“僵尸肉”永不相见。 
真正风险 “冻肉走私”: 食用安全风险很高
  “从理论上来讲,极低温下冷冻保存,肉品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受到抑制,只要保存条件足够好,也不一定会有安全风险。”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阮光锋在“僵尸肉”被热炒后曾撰文分析,“僵尸肉”与一般过期冻肉相比,只是营养品质更差,而安全风险与后者是一致的。
  “其实,“僵尸肉事件”中最大的安全问题在于走私。由于是走私肉,其来源不明,没有经过正常的检验检疫,且它的运输和冷冻保存条件不完善,才有了很多新闻报道里提到的“很多肉都臭了”、肉腐败了。所以,即便不是冷冻几十年的肉、而是新鲜肉,也不能确保其安全性,食用的安全风险依然很高。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买、也不要吃。”阮光锋解释道。
  有媒体报道,广西边境一带的安全问题在于走私。走私冻品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来搬运,通常有近10个小时只能使用棉被等简易的保温措施进行保温,走私冻品的温度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因高温出现腐烂现象。
  事实上,陈年战略储备肉的身影在国际上也是屡次出现。2010年,俄罗斯内务部经济安全局在别尔哥罗德州破获一起肉制品走私案,在冷战期间储备、冻龄超过30年的“战备肉”从美国、巴西、比利时、加拿大经乌克兰走私入俄,犯罪团伙从事此勾当已有数年时间。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认为,现在各方对“僵尸肉”持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但更需关注这背后的系统性问题,即冻肉走私。
  “过度报道‘僵尸肉’,其实是把大家的目光给引开了,我们能想到的,跟利益驱动的违法分子能想到的,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他们为了百分之两百、三百的利润,能想出无数个招数,比我们要多,所以我们不要只从经济成本上考虑这个问题,冻肉要冻三十年,我觉得成本也是很不划算的,所以这些问题我们是回答不了的,还是得看事实,看公安和监管部门是不是查到了,有就是有,没什么好否认的,即便有也不可怕,我们就要从长效机制来应对。”胡颖廉说。
  据新京报、新华网、澎湃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