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中的中国使馆
2015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地时间7月26日下午4时许(北京时间晚9时许),一声巨响伴随着滚滚浓烟响彻摩加迪沙,当地安保最严密的“半岛皇宫”酒店遭遇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酒店部分楼体坍塌。这次恐怖袭击殃及中国使馆的办公区域,一名负责使馆安全保卫工作的武警战士不幸牺牲,另有3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这不是中国使馆在战火中第一次遇袭,在局势不稳的国家和地区,使馆的安全时刻面临着威胁。
  本报记者 赵恩霆 整理

撤离23年后复馆,不到1年就遭袭
  索马里地处非洲大陆最东端,有“非洲之角”之称,紧邻国际贸易航线密集的亚丁湾,以及进出红海的要道曼德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1960年,索马里就与中国建交,是非洲东部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并曾为推动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进行过长期游说工作。
  自1963年起,中国开始向索马里提供援助,援建了国家剧院、供水工程、卷烟厂、火柴厂、妇产儿童医院、体育场、公路和农场等项目。从1965年到1991年,中国共向索马里派遣医疗队13批393人。
  然而,提起索马里,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海盗。海盗猖獗折射出索马里这个国家的乱象:民众极端贫穷,地方势力割据,政府力量孱弱,恐怖组织横行……
  这一切始于1991年。当时,索马里西亚德政权被推翻,该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内战局面。中国驻索使馆、医疗队和专家被迫撤离。中国对索马里的一系列援助计划也被迫终止。
  2012年后,索马里北部局势开始缓和,军阀混战渐趋结束,政府和解也全面达成。当年8月1日,索马里全国制宪会议通过《临时宪法》。9月10日,马哈茂德当选总统,成为42年来索马里首次通过“公正的选举”选出的总统。至此,索马里正式结束8年的政治过渡期,成立内战爆发21年来首个正式政府。
  此后的两年里,包括联合国、非盟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开始恢复在索马里的外交活动。2014年6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宣布,中方决定恢复驻索马里使馆。时隔23年后,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于2014年10月12日正式复馆。
  索马里总统马哈茂德亲自出席中国的复馆仪式并为使馆揭牌,索马里几乎所有内阁成员以及联合国、非盟的代表均出席了仪式。然而,复馆仅9个多月,中国使馆所在酒店就遭汽车炸弹袭击,并造成人员伤亡。
从驻南联盟使馆,到驻叙利亚使馆
  中国驻索马里使馆受到汽车炸弹袭击影响后,有关中国使馆会不会再度撤离的议论开始出现。不过,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韦宏添7月30日明确表示,中国不会从索马里撤馆。“‘半岛皇宫’酒店已不具备办公条件,使馆将寻找临时办公地点。”韦宏添说,“作为大使,我明确地说,我不会撤离。继续留守在这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和我的同事会继续留在这里,继续为中索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索马里多年战乱,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面临各种考验,这次是生与死的考验,我们的同事是从鬼门关里把命捡回来的,但他们很坚强。”韦宏添说。确实,驻在战乱国家的中国使馆及工作人员,时刻面临着突发状况和生死考验。当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
  1999年3月24日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获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当地时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美国B-2轰炸机投下3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不幸遇难,另有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遭到严重损毁。
  10年之后的2009年10月25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爆炸地点距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和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所在的曼苏尔饭店约50米。这次袭击造成中国使馆办公区域受损,但并未导致人员伤亡。
  2012年2月6日,一批叙利亚和利比亚民众冲击了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中国大使馆。大约50名抗议者挥舞着叙利亚反对派旗帜,向中国使馆投掷石块,被攻击后的中国使馆大楼玻璃出现多处破洞。利比亚当局派出安全部队人员到场维持秩序,有示威者试图冲破封堵,双方一度发生推撞。 
  2013年9月30日,叙利亚反对派的多枚迫击炮弹袭击了叙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府附近地区,其中1枚炮弹落入中国驻叙利亚使馆院内,造成使馆1名叙利亚当地工作人员受轻伤。
从“雪豹”突击队,到其他武警特勤中队
  2004年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考虑到当地处于战乱状态,情况复杂且恐怖袭击不断,中国政府决定派出武装警卫保护使领馆的安全。这是中国首次向驻外使馆派驻武警。
  根据职权划分,国内安全属于武警部队职责范围。由于中国驻外使馆具有等同于本国领土的国际法地位,中国政府决定派出武警保护使领馆安全,并选择北京武警总队13支队的特勤中队(“雪豹”突击队的前身)执行使馆警卫任务。此后,“雪豹”突击队成了中国驻外使领馆的主要护卫力量。
  由于国际安全局势越来越复杂,2004年至今,需要武装护卫的驻外使领馆已经从伊拉克一处,扩展到了阿富汗、索马里、叙利亚、也门5个武装冲突地区的使领馆。同时,“雪豹”突击队的其他任务也越来越多,且训练难度越来越高,遂逐渐撤出保卫使馆的警卫工作。
  2012年以后,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警卫人员主要从北京、山东、四川、广东等省市的武警总队选拔,一般为特勤中队的军官或士官。除了要求军事素质过硬之外,对这些使馆警卫心理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
  一般来说,每个使馆配备一个班组的武警,以及10名士官组成的战斗班组。配备的武器包括自动步枪、狙击步枪、手枪和班用机枪等轻武器,同时要为大使馆配备一定数量的防弹车辆和武装防雷车,以应对外交人员出行时的安全保障。除了保障大使馆馆舍的安全之外,驻外武警还负责在外交人员出席外交活动时的随行警卫任务。
  2009年,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常毅就在“雪豹”突击队队员的保护下,出席了中国在当地开发的绿洲油田开工仪式。除了保护外交人员,大使馆武警也负责贴身保护国内前往战乱国家公干的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由于兵力少任务多,使馆警卫工作强度相当大,每个批次的警卫人员只能在当地驻扎1年,就须交给下一个批次队员接替。
  此次中国驻索马里使馆遇袭事件,造成一名武警战士牺牲,这是10余年驻外使馆警卫工作中,首次出现人员牺牲情况。
  (材料来源于澎湃新闻、南方周末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