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到查不着”呼唤监管升级
2015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泉心

  26日,《齐鲁晚报》对济南市民关注的烧烤肉制品情况进行了报道。在七里堡批发市场肉制品批发厅内,记者1个月内共3次发现了在售的疑似不明厂家袋装烧烤肉制品。但食药监部门介入检查的这1个月中,并未查到记者看到的2款烧烤袋装肉制品,而不明厂家的烧烤肉制品却仍然有售。
  这些烧烤肉制品买得到却查不着,上得了老百姓的餐桌,却很难找到上游来源。值得追问的是,一个每天都在对外销售烧烤肉制品的批发市场,还有多少生产日期不明、厂家不明的产品?明明存在的“问题肉”,却总能逃过监管部门的眼睛,对“撸串”情有独钟的老百姓怎么能对食品安全放心?
  烧烤肉制品到底安不安全,显然已经成了监管部门必须直面的问题,单从买得到却查不着这一点来说,相关部门的监管方式就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果说批发市场的商家,确实有蒙蔽监管者的“斗争经验”,那也需要监管人员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或者也可以从发动群众入手,降低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门槛,别总是拿“没发票、没收据”等当理由。既然商家对监管人员有防备,总不至于对普通的消费者也有防备吧。有了公众参与,何愁抓不住“问题肉”的小尾巴呢?
  再者说,监管部门找不到“问题肉”,非但不能打消老百姓的担忧,反而有损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以后再得出“检查合格”的结论,群众心里也得打个问号——或许并非没问题,而是没查着。要是公信力丧失了,恐怕要比单独某个产品不合格,更容易增加人们的不安全感。一旦落入了所谓的“塔西陀陷阱”,公众养成了习惯性质疑的思维,监管部门也会成为受害者。
  所以说,面对食品安全这个老问题,面对狡猾的商家,监管部门必须要找到应对之法,既要对老百姓负责,也要对政府的公信力负责。更何况,总让不法商家逃脱法律责任,必将助长违法者的底气和侥幸心理。到了那个地步,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也将更为严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