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国画师办起“家庭展览室”
连续六年暑假陈金凤老人在社区义务教孩子学画画
2015年08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金凤在暑假班教孩子们绘画。
     普利街社区七旬老人陈金凤为方便居民,在家中办起“家庭展览室”。自2010年起,她连续六年在社区暑假辅导班义务教孩子们绘画。

  文/片 本报记者 范佳                    

自制教材,描画样到深夜
  今年是陈金凤在普利街社区义务教孩子们画画的第六个年头,陈金凤介绍,六年前,普利街社区居委会牵头,要在社区办公益暑假班,尤其是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或假期缺少大人看管的孩子。
  听到这一提议,陈金凤立刻响应,她笑着说:“这个想法好,我们也能通过教学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培养下一代,这让我们觉得老有所为,很有价值感。”
  说干就干,从那时起,“普利之韵少年之家”公益辅导班就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每到暑假,陈金凤每周要上两到四次课,每次两节,从上午8点多上到11点多。
  如今,家搬到济大路的陈金凤每次上课仅路上就要花费近1小时。为此,她凌晨5点多就要起床准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绘画,她自制绘画教材,还自己花钱为孩子们购买绘画纸。
  为了让孩子们上课更有效率,每次课前,陈金凤都会在纸上用铅笔描出花卉的轮廓,由孩子上课时完成上色。在暑期最热的日子里,她深夜比着画样一张张描,三十张画有时忙到夜里十一二点,第二天还要早起赶去上课。对此,陈金凤总说“为了孩子,再辛苦也值得”。
  陈金凤说:“像我这样的热心教师,我们辅导班还有五六个,他们都倾注了很多心血。74岁的于秀春,今年已经住院好几次了,在医院里还不忘备课,病还没好利索,就赶来给孩子们上课了。”
不仅教绘画,还要教做人
  在教学上,陈金凤不仅教授国画技艺,还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当孩子们第一次看到陈金凤笔下的繁花似锦时,感叹神奇之余,也产生了畏难情绪:“这太难了,我能行吗?”有的孩子甚至哭了起来,不愿意学画。
  这时,陈金凤总会耐心地鼓励孩子们:“只要拿起笔来,你就是小画家。”她常在不自信的孩子跟前停留、悉心辅导,让这些孩子有被重视的感觉。
  这些年来,有个学生给陈金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乐乐(化名)父母都是残疾人,辅导班刚成立他就被送来了,一直坚持了六年,基本都是全勤。他不爱说话,自尊心很强,一开始不与别的孩子交流。”
  陈金凤说,刚来辅导班时乐乐很不自信,并且容易急躁。画纸上不小心弄上墨点,乐乐就会很着急。这时陈金凤总是和蔼地安慰乐乐:“画坏了别着急,老师会想办法把墨点隐去,画画时要静心,沉浸到画中去。”
  经过六年学画,乐乐已不是当初沉默的小孩。他变得开朗爱笑,乐于帮助别人了。还有的孩子特别淘气,平时一刻都坐不住,但只要拿起笔来就又认真又安静。
  陈金凤常通过绘画向孩子们传递爱国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她常告诉孩子们:“拿笔时,笔尖要朝向自己;要勤学苦练,有责任心;要把国画学好,长大后推广出去,为国家做贡献。”
家中办起了“家庭展览室”
  除了义务教课,陈金凤还积极参加义卖。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她义卖了无数画作,捐助灾区、残疾人,还常去部队、老年公寓慰问。为了帮助他人,陈金凤花费了大量时间作画、捐赠。
  2012年,为方便社区居民看展览,陈金凤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家庭展览室”,展览时间长达一两个月,接待社区居民四五十人。当时她家三室一厅中的两室,被书法和绘画作品铺了个满满当当。
  普利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林芳介绍,2012年年初,社区搞了个手工展,展览了刺绣、手工编织作品等,由于居委会没有地方,展览被放在了小广场。“当时展览时间只有半天,不少居民没看够,我就想可不可以把作品放在居民家里,供居民随时观看。”
  起初林芳很犹豫,怕参观的人多打扰居民休息,但陈金凤和其他两位居民一口答应。回想往事,陈金凤笑言:“社区有需要,我就要全力支持,如果大家都不管,这怎么行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