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灵岩寺
2015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寺院附近的民居,所有的房屋皆为起脊瓦房。图片后面的山头为灵岩寺西入口的鸡鸣山。
  ▼当地的百姓在一墓塔旁。
  1910年左右,在日本发行的灵岩寺明信片,所反映的景致和现在变化不大。
  杂草遍地的墓塔林。中间的站立者是法国汉学家沙畹。
  灵岩寺西南方向的山坡。通过和现在比较发现,那时的灵岩寺周围的树木较少,植被稀疏。
  辟支塔的塔刹已倾斜,塔顶杂草灌木丛生。
     文/片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福平         

  坐落于济南南部山区的灵岩寺,置身于泰岱北麓的群峰之中,山势回环,重峦叠嶂,幽深静谧,风轻绝尘。自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初建,之后历经朝代的更迭变换,几经毁废,数次易址,又几经增建,多次修葺,到唐宋时,兴盛程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官拜同平章事的李吉甫在《十道图》中,将山东济南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兴寺、湖北江陵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而灵岩寺则被冠以“四寺之绝首”。
  灵岩寺的魅力在于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精当严谨的寺庙布局,巧夺天工的建造艺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寺院的景致更是飞泉激越,古树障天,千崖万壑,峰险洞奇。春来灵岩,山花烂漫,满目积翠;夏到灵岩,群泉齐鸣,湿润清新;秋至灵岩,五色斑斓,如展彩锦;冬近灵岩,银装素裹,荡涤魂灵。 
  于是,唐代书法家李邕,北宋文学家曾巩、苏辙,金代文学家赵秉文,元代文学家王恽,明代学者薛瑄、思想家顾炎武,清代诗人施润章、文学家姚鼐,近代学者梁启超,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现代诗人何其芳等等,都来拜访过灵岩寺。而清朝乾隆皇帝出巡江南途中更是先后8次驻跸灵岩寺。难怪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发出了“灵岩是泰山背阴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的赞叹。
  从拍摄于1906年的一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辟支塔塔顶的塔刹已倾斜得比较厉害,倾斜角差不多有20多度。再从上世纪30年代中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伉俪来灵岩寺考察所拍摄的辟支塔的图片来看,塔刹仍然在倾斜着,这说明辟支塔塔刹前后有几十年的时间没有扶正。民国政府在上世纪40年代对辟支塔有过一次维修,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塔刹扶正的不彻底。 
  1971年,山东省文物局与当时的长清县人民政府一起,为辟支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整,塔刹得到了根本性的扶正。 
  今天我们翻看一百多年前灵岩寺的老照片,不得不让人感叹时空的不停转换,社会的飞速进步,世间的沧桑巨变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