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与古会 诗润丹青
2015年09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玉林
  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山水画院副院长,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受聘为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创作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与交流艺委会委员,山东省齐鲁山水画院艺术顾问等,部分作品流传于美国、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出版有《刘玉林画风》、《当代著名画家刘玉林艺术作品欣赏》、《翰墨中国书系·刘玉林作品集》、《华夏美术》等十余部个人专辑。
  禅心如镜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见于史料记载:最早有伏羲氏画八卦、黄帝画制服、舜妹螺氏绘影像等。古代绘画以张怀瓘“神、妙、能”三品定论,宋时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继唐宋景玄后,冠“逸”为三品之先。“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逸格尔。”
  自纸张、笔、墨以及汉字发明以后,水墨铺陈作为中国画的特殊手法,独特存在样态固定下来,沿传相续,嬗变递进。由于其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学意义,使其成为华夏艺苑中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大放异彩。达意畅神赋予其情趣,笔精墨妙彰显其神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其精髓。
  陆机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西汉学者杨雄在《发言·问神》中说:“书,心画也”,是可见书画艺术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意义。风格纷呈、旗鼓称雄的大家如俊采星驰,济济艺坛,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太多的艺术理念、太多的物质利益构成了多元化的选择,或引导画家步入正道,或误入歧途;或超凡脱俗、高扬艺术旗帜;或随波逐流、掉进世俗的陷阱,但无论何时,艺术精神不能贬值,艺术标准不能错位,艺术家的良知不能泯灭。
  中国画强调人的修养,行成于思而践于行。      (刘玉林)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华夏美术》杂志社主办,孔子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禅心如镜—中国画名家刘玉林古意山水作品展”将于9月15日下午3点30分在三箭·孔子文化大厦二楼华夏美术馆(省图书馆北邻)开幕,展期至9月27日。本次展览将展出画家近年来创作的50余幅精品力作,全面展现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上的整体风格与艺术追求。
  刘玉林以丰富的笔墨画出江山大地的辽阔和烟云远近的空灵,山峦重叠,开合有序,结构严谨、稳重,又富于变化,设色沉着,营造出一种纵横恣肆、气韵高古的意境。
  “逢故友而踏歌,见花木而忘返,念天地之悠悠,思古今而怆然,目大家而击节,遇精作而兴奋”。看到刘玉林的作品,很自然地想到这首诗。在他的山水画中,似乎总能捕捉到一种深沉、大气的意境。其内在构思以自然世界的生命气象作为表现主题,将人生体验与文化思考蕴含其中。以激情的状态,情感的具持摄取意象,关切自然,借物言志。画作中呈现的豪放博大而刚健雄浑之气,令人心醉,催人奋进。
  熟知刘玉林的人无不对他性格赞叹有加,而我们在其画作中也不难感受。个性鲜明,坚韧刚毅,筋骨淋然,不卑不亢,又不乏亲和力。善察静思的性格,使其笔下的水光山色,宁静致远,更有一种内在的沉静之美。刘玉林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又匠心独运,结构、造型、笔墨技法等方面都有独创之处。正如刘玉林自己所说,完美的艺术创作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不懈地耕耘,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赏刘玉林的画作,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笔下山水,各有其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本质特点,更表达了画家内心的审美自觉。他以浑厚的笔墨功底,营造出颇具感染力的氛围,引领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他精心选择与改造的美好山水中:气势磅礴的山川,婀娜多姿的树木,清澈宁静的水流,神秘变幻的云海……如临其境,耳边似乎还有醉人的天籁之声幽幽响起,让人神清气爽。置身其中,自然山川的壮阔辽远与恢弘气势,远离尘嚣的惬意与静谧,世外桃源般的愉悦与舒畅,感同身受。
  刘玉林的画作所以有如此强的艺术感染力,与其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研究密不可分。他深刻领悟宋人丘壑、元人笔墨,深刻理解董其昌的用笔施墨,学石涛的堂奥,习黄宾虹墨法。对他们的作品多次临摹,反复揣摩,感先贤符号化的表现语言,悟大师纯洁虚静的绘画心境。逐步形成自己繁而不乱,密而不板,繁密有度,设色古雅的独具鲜明个性特征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符号。
  “神韵”是刘玉林画作另一突出特点。这种“神韵”的呈现,完全是一种自然地流露,毫无做作之嫌。俗话说“丹青难写是精神”。艺术家的精神,应得益于画家全方位地学习、修养、体悟,久而久之,坚持不懈,方能悟得。刘玉林始终不忘这样的要诀:唯有学问,才能滋养人生和艺术。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中国哲学、美学、画史画论、古诗词、书法等领域,有较宽的知识视野;他常常与大山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面对自然,静观思索,默识心记。创作时景在心中,自由取舍,物在笔下,灵活再造,挥毫泼墨,自能一挥而就。他笔下的山水笔墨,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挥洒自如,气韵生动,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让人感到画有尽而意无穷。
  在刘玉林的《居幽悟道图》、《唐人诗意图》等作品中,画家融主观情感、性灵于客观景物之中,看似平淡又可见奇险,以一种繁茂多姿的情景去契合季节的风采,将诗与景紧密结合,意向主题逐步明确,形成虚实关照,澄怀味象中,抵达物我交融、诗象合一的境界,营造出一种纵横恣肆、气韵高古的意境。
  综观刘玉林的系列作品可以看到,每幅作品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飞扬和渲泄,个性鲜明,形神兼备,内蕴无穷。画家抓住了山水的神韵,攫取了山水的灵性,因此他的作品颇具穿透力与感染力,让人看后回味无穷。总觉得景物似曾相识,细品又感到陌生。似曾相识是因为作品手法写实,逼真地描绘了自然的形态。感到陌生是因为画中之山并非某山,画中之水亦非某水。正是这种介于真实与非真实之间,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画中意境,塑造了山水的灵魂,让画作更耐看,让画作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