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大一新生的军训生活
同学们喊他“学爸”,他自嘲是“回锅肉”
2015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李楠楠
片/本报记者 赵金阳   

  “抱臂”“齐步走”……10日,在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的军训操场上,一个只有18人的军训团队有些特别,除了人少外,他们齐步走时都是手挽着手前进,正步走时只有领队敬礼。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这是学校特教学院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本科专业视障班,这个班的学生有的全盲,有的视力微弱,有的还可以看清一点,所以队伍的排列除了按照高矮个,还尽量安排有视力的同学做排头,方便看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特殊,就是班上同学的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最小的学生17岁,最大的学生45岁。
  站在队伍前面的领队丁晓卫,就是那名45岁的大一新生。
  虽然年龄比周围同学大了一倍,但他们丝毫没有隔阂。“刚开始我还担心不适应,毕竟年龄差这么大,他们就和我儿子的年龄差不多,没想到不到两天就完全融入其中了。”丁晓卫说,“刚来的时候,他们有喊我叔的,我说别叫叔,叫哥就行,我在家跟孩子也一样‘没大没小’哥弟相称。” 
  当天已是军训的第6天,队列练习时作为领队的丁晓卫的动作已经很熟练。“别看我视力不行,但我天天锻炼,每天跑10公里。”丁晓卫说,军训对他来讲一点都不累。
  军训休息期间,丁晓卫和同学们一样,在一起打闹说笑,不知情的人完全看不出他已45岁,还是一名高三学生的爸爸。
  “这么大年龄还上大学,同学们都喊我‘学爸’,他们都是小鲜肉,我说我是‘回锅肉’。”丁晓卫说,他当年考中专考入陕西省商贸学校,学了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也是销售工作。由于本身患有先天性的青光眼,视力本来就低弱,再加上年轻的时候工作特别拼命,有一次连续一个周带病工作,导致视力突然大幅下降,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工作。 
  “赋闲在家后,发现儿子由于早恋成绩下降,我就肩负起了辅导儿子的重任。”丁晓卫说,由于他之前数理化底子非常好,所以不但可以陪儿子读书,还能与儿子一起研究高中数理化的题目。今年在北京举行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单考单招录取考试,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他原本的计划是明年跟儿子一起参加高考,可是不成想,他今年无心插柳,一举中的,并被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中医专业录取了。 
  “我都不知道我最后考了多少分,直到有一天学校打电话说我被录取了。”丁晓卫说,“我都怀疑我听错了,一再确认。”即便如此,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的10多天里,他依然非常纠结。“我纠结了10多天,最后一个周才决定来报到。因为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出来上大学,家里的担子全落在了妻子身上。”他说,最终他在妻子和家人的鼓励下,独自坐了24个小时的火车,从西安来烟台报到。
  如今的丁晓卫,读书需要用放大镜放大两倍才行,看东西也非常模糊。被迫改行后,丁晓卫考虑再三,决定重拾中医工作。丁晓卫告诉记者,他出身中医世家,从爷爷往上数好几辈人都是中医。当年,他们家的“春山中医堂”在西安也算赫赫有名,小时候爷爷给人看病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可是,种种原因,父亲和他都没有学习中医。 
  上大学之前,丁晓卫还在当地盲校学过推拿,并自学了大学中医专业的1/3课程,加上家里有大量中医藏书,他也用心研读,入学之前,他已经可以给家里人做简单的诊疗。他的目标是提升自己之后,重新开起“春山中医堂”。 
探访盲生军训现场: 手臂搭在肩上 对正前进 
  视障生军训,和普通学生军训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前后对正时,后排同学的一只手臂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上,“向前对正,齐步走”。教官口令一下,同学们就像穿着一双大鞋一样,踏步前进,“要迈开步伐,不要原地踏步,还有要踩对点,不然就要把鞋子踩掉了。”教官说。果然,不少男生的脚后跟都露出了白袜子。 
  除了首届11名视障生新生没有军训外,后面这几届新生学校都安排了军训。特教学院老师告诉记者,新生军训对大学生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新生第一课,不光能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还可以锻炼生活、交流等能力。除了这些,视障同学参加军训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信、平等的精神,学校希望他们如普通同学一样,共同上好大学第一课。 
  “不过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我们会在形式、方法和难度上进行适当调整。”现场老师告诉记者,“但他们后天检阅时,和全校其他学生一样,都要上台组成一个方阵,证明自己。”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教官说: 动作是靠 “摸”出来的
  “我们的科目和新兵科目一样,但要更耐心一些。”在场的军训教官于伟华告诉记者,“普通学生看我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而视障学生军训,我们就要多讲解,然后很多动作同学们看不见,都是靠手‘摸’出来的。” 
  在休息的间歇,教官于伟华说,自己已经带了好几届新生军训了,但还是第一次带视障学生军训,当时领导找到他,让他做好准备。“其实我压力也挺大的,就怕教不好,领导给我安排了任务后,我只能边干边摸索了。” 
  “当然我会严格要求,像要求新兵一样要求他们,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向左看,向右看’等用眼的指令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了。”于伟华说,“万事开头难,我认为虽然他们视力有部分缺憾,但其他方面一定有优势,比如听力和感觉方面等,我对他们有信心。” 
  “相比训练科目,更需要注意的还是说话一定要注意,避免伤害他们的自信心,这是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的。”于伟华说,“不过更多的时候我都是被他们的单纯以及内心的阳光所感动,我想这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军训。”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