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车胎痕迹牵出盗油团伙
11人交叉结伙跨市作案十余起
2015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22日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杨凯) 五月份以来,在临邑县境内临盘采油厂某输油管线上,发生多起打孔盗油案件,犯罪团伙盗油造成数百吨原油流失,并跨市卖于济阳。临邑县公安局历时四个月缜密侦查,一举打掉马某、陶某等11人的打孔盗油犯罪团伙。
  今年5月份,临邑县临盘采油厂某混输管线的工作人员发现本管线出现了多次掉压现象,当民警巡查至济阳县与临邑县交界处,一距离输油管线二百多米的地方,几处车胎痕迹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发现往回走的痕迹明显比去时的要深,这说明该车为空车来,然后又装载了重物后离去。通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该团伙很可能有一条完整的偷油、收油的非法链条。
  据民警介绍,该团伙在销赃时,都会开两辆车前去,前面第一辆车什么都不装,而后一辆装着偷来的原油。第一辆先去收油点,在确定没事后,通知第二辆车来销赃。济阳的戴某将被盗原油卸下后进行储存,再倒卖给小炼油厂。而这个卸油与储存原油的地点,谁也不知道,包括该团伙成员。
  据悉,该团伙自2014年年底以来,11人相互交叉结伙,共在临邑县及济阳县境内作案十余次,盗油二十多次,盗窃原油一百余吨,然后将原油卖于济阳戴某,涉案价值三十万元。该盗油团伙组织严密,平时不允许在电话中对作案的事情进行交流,而是定期聚在一起商量事情。在作案过程中,有打卡子的,有偷油的,有放哨的。而且在作完案之后,有专人对作案现场进行清扫。该团伙的作案车辆都进行了改装处理,有的在车里面焊了一个油罐,而每个油罐一次就能装2吨至4吨左右的原油。且这些车辆也都悬挂假牌照以蒙蔽民警侦查视线。
  目前,马某、赵某、陶某等11人,因涉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盗窃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临邑县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