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相救、战时托儿、拆门架桥
“沂蒙红嫂”:抗战谱写鱼水情
2015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张九龙

  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山东抗战主题展》中,介绍抗日根据地的部分,“沂蒙红嫂”这个响亮的名字吸引了很多观众。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红嫂精神。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回顾红嫂的光荣历史,仍然被其舍小为大的无私精神所深深打动。
  70多年前,沂蒙根据地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为了抗战的胜利,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她们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就是沂蒙根据地涌现出的一群可歌可泣的女性:“沂蒙红嫂”。下面我们就结合展览了解三位“沂蒙红嫂”的杰出代表。
  明德英1911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村,两岁时因病致哑,25岁嫁给横河村的李开田。1941年11月3日晚,山东纵队司令部被日伪军包围,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小战士艰难地跑到明德英家中。明德英和丈夫当时靠看守墓地为生,就把小战士藏在了一座石墓里,小战士因流血过多昏了过去。
  在周围没有水源,敌人又在周边搜索无法外出找水的情况下,明德英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敌人最后搜索未果,悻悻而去。后经明德英半个多月的精心调理,小战士终于康复并返回了部队。在明德英的心中,顽强抗日的共产党八路军就是她的救命恩人,为了他们,她可以奉献一切。
  王换于1888年生于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妇救会长、艾山乡副乡长。抗日战争时期,王换于家是红色堡垒户,是党政军革命干部的家。罗荣桓、徐向前、朱瑞等高级干部,都曾在她家住过。
  抗战时期,来到沂蒙根据地的不仅有党政军领导干部,还有他们的孩子。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确保他们的安全,王换于创办了战时托儿所,孩子最多时,达到了42名,其中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出生不到三天。对这些孩子,王换于用生命去呵护,在将近三年里,每个孩子都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照顾下健康成长。
  这位沂蒙母亲不仅创办了战时托儿所,还组织群众抢救伤员,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还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会刊》,填补了山东档案关于联合大会资料的空白。
  李桂芳1925年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南岩路村,1944年被选为艾山乡妇救会会长。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支抗日部队需要迅速渡过汶河,但没有桥梁,又正值寒冬腊月,河水冰冷刺骨。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
  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而更令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妇女中有的已经怀有身孕。这32名沂蒙妇女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架起了一座通往革命胜利的伟大桥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