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拟定年底全市率先完成旱厕改建
13个村5050户将卫生入厕
2015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粪便随处堆放现象一去不复返
  近日,帝赐街村蔡建铎和他的施工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承包了本村和邻近几个村的旱厕改造任务,已经完成了100多个旱厕的改建。据悉,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旱厕改建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延长线”工程和迈向“新型城镇化”的民心工程,制定了今年年底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完成旱厕改建任务的工作目标。全区除8个棚户区改造村外的13个村全部纳入改建范围,共5050户,惠及群众2万多人,目前已有8个村、共3241户群众完成了旱厕改建。
  据了解,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农村三大堆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居绿化、硬化、美化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像农村粪便处理这样长久困扰村居环境和卫生条件改善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旱厕改造工程作为农村环境改善的进一步延伸,对农村环境改善和居民生活条件改进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工程。“传统农村厕所除产生臭味、滋生蚊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危害就是传播细菌和疾病,堆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新型旱厕的推广,将对传统厕所的模式和带来的环境问题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新型旱厕的推广说成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革命性工程一点都不为过。”马山子镇旱厕改建负责人范立洪说。
  帝赐街村蔡建铎儿子家是六间大瓦房,整个院子用红砖硬化,中间靠南侧留了一个小菜畦,典型的农家小康庭院。“儿媳妇是个爱干净的人,总是把院子打扫得没连个树叶也没有。”蔡建铎说,“经常两三天就清理一次厕所,可是一到夏天,即使这样也杜绝不了厕所里的异味和蚊蝇。”
  多年来,农村的厕所清理和分粪便放置一直是影响村居环境的大问题,村民清理的粪便一般放置在村庄四周,十几户甚至几十户的粪便成片堆放不但占地,更严重的是对村居环境的影响,一旦遇到下雨天,粪便被雨水浸泡发酵不但产生异味,还会滋生细菌,传播疾病。
村民只需100块钱就可实现改建
  本报记者 谭正正
本报通讯员 王青 王树成
  作为旱厕改建队的主要负责人,蔡建铎对新型旱厕的结构和处理原理掌握得一清二楚。“这个新型旱厕具有卫生,节水,无味,成本低四大优势,粪便分离而且封闭使厕所里更干净,风干池处理比传统水冲厕所更节水,排气管高空风干解决了传统厕所产生异味的问题,建造器材主要是粪便池,一段pvc管,还有一个搪瓷便器,加上人工,总成本不到700元。”蔡建铎说,“新型旱厕另一个优势就是清厕频率大大降低,四口之家使用的旱厕,一年清理两次就足够了。通过厕改,广大村民过上了干净,健康,舒适的新生活。”
  范立洪给记者介绍,除去各级补贴后,村民只需要出100块钱就可以实现传统厕所的改建,随着旱厕改建的普及,对农村环境的改善将是一项革命性的推进,所以说,把旱厕改建称作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革命性工程一点都不为过。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旱厕改造工作,把旱厕改建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延长线”工程和迈向“新型城镇化”的民心工程,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基础上,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继续将财政向农村环境改善倾斜,加大奖补力度,努力打通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最后一公里”,制定了今年年底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完成旱厕改建任务的工作目标。为减轻农民负担,制定了奖补政策,群众仅承担100元,剩余全部由财政奖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