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显功底,字字展性情
解放东路社区谷长树的书法人生
2015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谷长树的字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家住解放东路社区的谷长树,自幼研习书法,寒暑不辍,求师访友,博采众长,追求文兰幽竹之墨趣,雅俗共赏之品位,使书法作品有了极强的生命力,现在担任山东商报老朋友书画院院长。多年的临池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形成了他草书作品的行云流水之势,行书作品的婉约之美。
文/片 本报记者 朱文龙
  自幼结缘,不断寻师访友
  谷长树生于1952年,他为人谦和,重学养,轻名利。谈起跟书法的缘分,谷长树说:“我父亲是会计,喜欢舞文弄墨,字写得很棒。从小村里的红白事都是由父亲执笔。”受父亲的影响,谷长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感情。
  上世纪80年代,谷长树的书法在济南已小有名气,但是自感遇到艺术瓶颈,他把目光投向了张立朝大弟子朱振东。
  “当时我给朱振东先生写了一封信,当时朱先生并不收学生,因而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收我。”苦等了数日,谷长树终于等来了朱先生的回信。
  “老师说,让我到家里去一趟。”谷长树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装来到了朱振东的家中。朱振东说,看他硬笔字很不错,不知道书法功底怎么样。“于是老师让我写了一个‘家’字。”谷长树说,“家”字的横竖撇捺折很见功力。
  谷长树认认真真地写完“家”。朱先生看了一会儿,连连点头。于是,谷长树成为朱振东的开山大弟子。
  除了朱振东先生之外,谷长树还受到过欧阳中石先生的指点。
  “我和欧阳先生原本是旧识,后来他搬去北京,渐渐不联系了。我退休之后,去了一次北京,想拜欧阳先生为师。”欧阳中石连连摆手说,“你我是故交,怎能为师徒。”
博采众长,自成一番韵味
  任何一个书法家,在艺术创作中都会遇到如何处理模仿与创新的难题。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味模仿,永远形不成自己的风格,超越不了前人,成不了大家。但往往有些书法学习者又走入另一个极端,轻临摹,急于创新。而临摹是一个打基本功的过程,如果基本功都没打好,所谓创新便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便也不会有好的作品,更不会长久。
  在这个问题上,谷长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临帖,“二王”、颜柳、苏轼等大家的作品,一遍遍临摹,把古人已经总结成熟的关于字的长短、浓淡、收放等基本技法掌握娴熟。在他看来,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熟练掌握这些技法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精气神融入到每一个字中,即在做到形似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神韵。
  “书法作品的神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是也正是这种神韵才是真正属于一个艺术家的独一无二的东西。”而这也正是谷长树孜孜不倦追求的境界。
  谷长树的作品,笔墨变化多端,一笔一画均安排得疏密得当,肥瘦适宜,上下承接,左右呼应,浑然天成。
  谷长树认为,练习书法的过程,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从谷长树书法作品中,既能领略到俊逸典雅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同时,也感受到谷长树豪爽、专注的性情之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