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可行+量化,促好习惯养成

     23日,慧爱父母学堂第四、第五讲开讲。虽然泉城温度骤降,可济南市历下区慧爱父母学堂上,父母们的学习热度不减。上午,我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周士渊先生向父母们讲述了习惯的力量;下午,知名教育专家庄重分享了家庭教育的心得。
  历下慧爱父母学堂由历下区教育局与齐鲁晚报家长学校共同主办,旨在为父母们提供一个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平台。23日一天,近两千名父母共同成长。
  本报记者 徐洁     


  离开了习惯,自我管理是空话

  周士渊老师是中国十大金口才,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中国习惯践行第一人,清华大学干部培训网顾问,家业长青教育咨询公司专家顾问。23日,他作为齐鲁晚报家长学校的特邀专家,来到慧爱父母学堂。
  几乎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比考试分数更重要,但习惯究竟有多重要?
  “我1970年清华毕业留校,但我几乎是清华校友中败得最惨的人。”周士渊在开场白中说,由于重度抑郁,他曾经决心离开这个世界。在他25岁的一个深夜,他三次把自己挂上去,又摔下来,摔得浑身鲜血,黑夜中,他把沙子往嘴里面塞,碰到了水泥墩子,就把头往上撞,后来碰到一个瓶子,拧开就往嘴里倒,结果里面盛的是98%的浓硫酸。
  后来,他被医生全力抢救了过来。25岁到35岁,人的一生最好的时间,他病休了十年,身上开了两三刀,九死一生,惨不忍睹。
  周士渊认为,正是习惯的力量,使他脱胎换骨。周士渊说,古今中外的圣贤几乎都在强调习惯。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开篇语,还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第一句也在强调习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名言第一句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周士渊老师近二十年一直在习惯上下功夫,至今已养成了168种习惯。“大大小小,里里外外,我用习惯把自己管理起来。”周士渊说,大家都知道自我管理非常重要,那么怎么自我管理?就是养成好习惯。离开了习惯,自我管理是一句空话。
  “人普遍的弱点是‘知而不行’,明明知道重要,却不去做;第二点是‘行而不恒’。”周士渊说,我们在习惯上下功夫,就会“知而必行,行而必恒,恒而必达”。
  “量化”,让好习惯更易养成
  周士渊说,至今,他已养成了168种习惯,整个人脱胎换骨,比如劈叉是其中的一个习惯。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增十年”,因为每天练习,周士渊70岁的年纪仍能劈叉。23日,慧爱父母学堂上,周士渊老师现场演示劈叉功夫,赢得了满堂掌声。
  慧爱父母学堂上,周士渊老师还热心地和大家分享起了“青春永驻”的习惯妙方——贴土豆片。用削水果皮的小刀将土豆削成薄薄一片,贴在脸上,土豆有美白、活血、消炎等功效。现场的听众感到十分受益,纷纷表示回家后要立刻践行敷土豆片的“美肤好习惯”。
  许多父母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想养成好的习惯,进而以身作则,让孩子也养成好习惯。然而,知易行难,似乎实施起来很难。
  周士渊建议,习惯养成,量不要太多,一个个来,当下决心培养一个习惯后,成败关键在于突破“前三关”——前三天、前三周、前三个月,最要咬牙坚持的是前三天,前三周是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前三个月则是为了巩固起见,越到后面越轻松越快乐。
  周士渊还介绍了另一种方法:记一份“一分钟傻瓜日记”,这个诀窍的本质是每天的提醒和检查。他说,他从2000年12月9日记这种“一分钟傻瓜日记”,没想到至今竟养成了168种习惯,这种“傻瓜”日记极其简单,比如他写“习——早4、仰2”,这是说,每天早晨必须4点起床,“2”是指练习仰卧起坐,先从每天练两个开始。“一分钟傻瓜日记”既可以用表格法,把表格贴到墙上,也可用手机的闹钟提醒功能来做。
  他的体会是,习惯培养时,量化和不量化会不一样,一量化,你就会变得特别认真,就像有了一个目标,一定非实现不可,习惯就容易养成。临行,家长、孩子们和周士渊老师亲切合影。周士渊老师便送给了大家一份独创的“照相的习惯妙方”——“西瓜甜不甜——甜”,于是,大家合照的笑容都特别自然。周士渊老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创立了一门新的综合类学科——《习惯学》。这些“习惯配方”,周士渊老师都分享在了微信公众号“家业长青家庭管理”中,一天一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