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随班就读特殊需求学生有福了

     本报1月25日讯 (记者 秦国玲)25日,记者从潍坊市教育局获悉,潍坊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2016年底前,在全市建成能够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等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个别化支持的资源教室。这也是全省首个出台的专门关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的指导文件。
  2015年潍坊全市已投入近300万元建成高标准资源教室32处,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63名;为随班就读学生“一生一档”建立成长档案,提供个别化康复训练与教育辅导,564名学生受益。
  根据通知要求,2016年底前,在全市建成能够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等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个别化支持的资源教室。全市随班就读学生5人(含5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部规范设立资源教室,并不断完善资源教室的资源配置与管理。随班就读学生不足5人的学校,由所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划片,选点确定基地学校建立资源教室,辐射片区内随班就读学生,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其他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辟专门空间,配备必要的康复训练设施设备,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适合的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服务。
资源教室免费对特殊需求学生开放
  资源教室应为专用场所,宜选择在一楼,配套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可结合实际安排,位置相对安静、进出方便,可与学校图书室或心理辅导室等毗邻建设,便于资源共享,但不能与会议室、图书馆、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多功能教室等共用。资源教室应保持其稳定性,不能轻易变更。
  资源教室的使用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需要适当扩大;若由多间组成,应毗邻连接在一起。所附基础设施要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及《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特别要考虑安全因素。
  资源教室设置办公咨询区、筛查评估区、教学辅导区、多功能康复训练区、教学资源区、游戏活动区等。在不影响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合并、调整或增加功能分区。
  资源教室应免费对随班就读等特殊需求学生、教师、家长提供服务。原则上,资源教室每天均应面向本校或片区内特殊需求学生开放。非上课时段应有一定时间向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或家长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学校要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与康复训练方案,适当调整部分学科课程和教学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保证每个随班就读学生每天不少于1-2个课时的个别训练,含补偿、补救教学、技能训练和康复训练时间。
资源教师职称评聘中给予倾斜
  资源教室设备配备分为基本配备与可选配备。基本配备是指根据残疾学生的类别和数量,必须配备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可选配备是指根据残疾学生的残疾程度及其它特殊需要,选择配备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设施设备、生活及康复辅助用品用具、图书资料等。
  随班就读学生5人(含5人)以上的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资源教师和若干名兼职教师,根据资源教室规模和随班就读学生数适当增加专兼职人员配比。随班就读学生5人以下的学校应配备兼职资源教师。兼职资源教师从事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工作量不应低于其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
  资源教师原则上须具备特殊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符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规定,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并保持相对稳定。专职资源教师在承担随班就读工作任务期间纳入特殊教育教师管理,享受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同等的特殊教育津贴,并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中给予倾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