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建书香城市 让阅读成习惯

   本报记者 韩微 袁鹏 李泳君
  在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理念被提出并逐渐在全社会宣传开来。在今年枣庄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金世蔚也主张让阅读成为习惯,增加市民阅读文化修养,并在提案中写出关于“公交站建立书摊报点”的建议。
不排斥潮流发展,但也不能丢了阅读习惯
  “就是觉得现在读书看报的越来越少了,太多的电子产品占据了大家的生活,一切都变得很快,变得浮躁起来。都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是很有依据的,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字,在阅读中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真的做到一种精神上的富有,一个人工作能力再强,挣的钱再多,都不如静下来看过一本书更能让自己感觉充实。”政协委员金世蔚说,打造宜居城市、绿色城市关注的都是生活的环境,但是生存的质量还是由精神层面决定的。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做好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也会有所减少。
  金世蔚在提案中提到,通过新闻、报纸等方式让全市人民了解、关注枣庄的规划、建设,为幸福新枣庄建言献策。书摊报点方便了市民的阅读,增强自身的修养,为建设幸福新枣庄、和谐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市民。
  同时她也在采访中介绍,在过去的一年,自己也曾一度沉迷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中,交流、观看热点生活、看电子书等,但是一段时间下来,那种浮躁感逐渐显现,就连视力也是大不如从前。“我们家到处是书,不光是大人的个人喜好,主要还是我们总是有意地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小接触各种书籍的孩子和每天玩手机、电脑的孩子绝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排斥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会去学习新的东西,但是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也绝对是不能丢的。可是现在书店越来越少了,就算有也是多为参考书,而少有适合大众阅读的书。”
公共阅读,还需要公共投入
  “在车站等车,在商场等人的时候,干站着会很尴尬,这个时候就会很自然而然地玩手机。如果说这些地方能有一些公共书籍报刊亭的话,还是觉得很‘高大上’的。真的觉得还是小时候更博学多才一些,毕竟那个时候手机什么的没有那么普及,也没现在功能那么多,想了解信息就从书上、报纸上看。上学的时候班级里订的报纸都被大家抢着看,真的很想念那种感觉。”采访中,市民刘女士说,如果公共场所可以多投入一些阅读点,还是挺好的。
  而至于怎么建,建成什么形式,金世蔚在建议中表述,应在市各主要公交车站建立书摊报点,如枣庄西站、高铁站、BRT换乘中心、联通换乘中心、大观园、购物中心、滕州汽车站、台儿庄古城站、薛城站等。这些站点客流量很大,等车时间较长,适应建立书摊报亭。书摊报点的设立可大可小,突出美观、大方,要统一设计、统一款式、统一颜色,同时也是增加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至于资金上,可以是企业赞助,也可以由市统一纳入政府财政支出。“当然为了保证这些书摊报亭的正常运转和维护,读者们也可以适当交租金,比如设有投币箱,每次象征性的交点租金。”金世蔚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