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啃馒头喝矿泉水”的报道,套路太深

     现在,社会的心态和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群众崇敬的抗洪救灾精神,不仅仅是吃苦耐劳,还包括科学高效。新闻报道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抛弃那些刻舟求剑的“套路”。只有这样,各种“馒头事件”才会淡出媒体。
  近期,南方多个省份遭遇严重洪涝灾情。奋战在救灾前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被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媒体在做新闻报道时刻意突出了抗洪官兵的艰苦条件,“大雨滂沱里,他们不穿雨衣;为了运沙袋,他们浑身是泥,里外湿透;六十斤的沙袋,他们每个人扛三百个,来回跑六百趟;混着雨水的矿泉水和几个馒头,就是他们日常的伙食……”这些文字配合现场画面感动了很多人,但是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抗洪这么辛苦,饮食这么简陋,官兵们怎么能顶得住?
  在舆论的争议中,有地方迫于舆情出面发布公告,指出抗洪官兵的饮食完全是有保障的,不仅有盒饭、葱油饼,还有红糖姜水,看来啃馒头喝矿泉水的宣传太夸张了。网民常说“有图有真相”,但是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截图”只不过反映了特殊时刻的“部分真实”,距离新闻报道所要求的真实、全面、客观的专业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这样的报道引起舆论的争议甚至不满,也是正常的。这起意外的“馒头事件”应该让我们认识到,群众崇敬的抗洪救灾精神,不仅仅是吃苦耐劳,还包括科学高效。
  一些媒体片面突出抗洪官兵的简陋饮食,以此拔高典型人物的形象,不过是惯性思维的体现。以前,为塑造先进人物,媒体的报道常常有“越苦越光荣”的倾向,好像不苦就体现不出牺牲精神。实际上,在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时,抗洪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走向前线,这已经是莫大的牺牲了。1998年,19名战士献身湖北嘉鱼簰洲湾,至今让当地群众缅怀不已。灾区如战场,救灾如打仗,只要抗洪救灾需要,有人做出牺牲也是难免的。群众对抗洪官兵最朴素的感情,就是希望他们尽可能地吃得好一些,睡得安稳一些。抗洪官兵的后勤有保障了,群众才更有安全感。
  自汶川地震以来,我们可以看到,解放军官兵的后勤保障工作不断升级,各种先进的救援设备被投入到救灾抢险中,让灾区群众看到了科学救灾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所以说,宣传抗洪官兵饮食无忧、科学高效,不仅无损英雄形象,也是媒体做灾难报道时应有的价值取向。遗憾的是,因为强大的惯性力量,见诸媒体的灾难报道一不小心就露出类似“领导高度重视”的陈腐之气。据说今年南方的汛情与1998年有些相似,很多媒体也在不遗余力地报道救灾进展,但是必须看到现在与之前相比,社会的心态和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新闻报道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抛弃那些刻舟求剑的“套路”。只有这样,各种“馒头事件”才会淡出媒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