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读经学堂靠“开倒车”走不出教育困境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所谓读经,主要是读儒学或者佛学等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必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任何形式的读经都不能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更不能违反义务教育法。否则,南辕北辙,越走离目标越远。
  这些年读经热经久不衰,所谓的“读经学堂”等私塾教育遍地开花,也让很多学生家长感到迷惑,不知道究竟应该为孩子做何种选择。近期,媒体的一篇报道给读经热泼了一盆冷水。几年前,济南少年郑某从当地名校退学,被送入读经学堂,家长期望他能因此成为大才乃至圣贤,但是“十年寒窗”一无所获,不得已又开始自学,希望能再次回归到正常的体制教育中。
  所谓读经,主要是读儒学或者佛学等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必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任何形式的读经都不能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更不能违反义务教育法。否则,南辕北辙,越走离目标越远。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读经学生都是从小就接受填鸭式教育。一部佛经十四万字,少年郑某囫囵吞枣,背了整整一年,一部《弟子规》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背了一千七百多遍。学堂设在深山之中,苦修的生活没有让这些少年们感到任何学习的乐趣。他们被培养成了不用思考的“复读机”。这种教育看似回归传统,但是它从开始就脱离了现代社会,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注定是要走向失败的。
  读经失败,家长的损失只是钱财,而学生失去的则是最宝贵的少年时代,现在需要追问的是谁来为读经少年的失败承担责任。诚然,一些家长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让孩子成了反体制教育的牺牲品。而那些蛊惑家长花费大量钱财的读经学堂更应该受到监管部门甚至执法部门的严格审查。让原本应该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孩子退学到学堂私塾读经,其实已经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尽管有些学堂也有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资质,但是这种培训资质并非民办中小学的资质,所以任何让孩子退学读经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追责。一些读经学堂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幌子,做一本万利的文化生意,少不了要对学生“洗脑”,进行反智教育,甚至连《史记》都被列为禁书。这个倾向已经很危险,再往前一步就到了极端。
  据报道,现在全国大约开设了三千多家读经学堂,吸收了近万人读书。这么多人一股脑地接受这种复古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人傻钱多”的问题,这从侧面凸显了当前体制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的薄弱甚至缺失,以及一些家长对应试教育的灰心绝望。面对教育的困境,一些家长选择了逃离和“开倒车”,固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是如果主管部门不能由此感受到压力进而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许会看到更多失败的逃离者。
  但愿媒体对读经学堂的这盆“冷水”能让更多的家长醒过来。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很多人都有灵魂无处安放的焦虑,此时,更需要多一些冷静和清醒,不要急功近利地追逐潮流,即便它披着华丽的国学外衣,也当警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