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只网购不过瘾,还要开网店

  ◥山大中心校区利用午饭时间前来取快递的学生。
  山师千佛山校区里领快递的女生,有的一次领俩。
     大学生成网购主力军,作为“无收入”的群体,他们的网购支出也成为关注热点。大学生的网购消费,每月占生活费的支出比例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大部分女生都在网购衣物上栽过跟头,但仍然乐此不疲。
  采访中发现,以山大学生为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网贷,以购买电子产品为主。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健 郭立伟    

收废品大叔
每周末“满载而归”

  进入10月份,山东大学学生小真已经在网上买了4件衣服,每件金额都不超过100元。“买的全是单衣服,厚衣服计划‘双十一’打折再买。”四件加起来三四百元,这代表了小真月度网购支出的平均水平,她一个月的生活费在1500元左右。
  小真不认为自己是“网购狂人”,她的舍友莎莎“除了父母什么都网购”。莎莎一个月生活费2000元,最多一个月网购支出达1000元,剩下的主要用来吃饭。除衣物、化妆品之外,水果、零食、装饰品都是她的网购对象,最初让小真大跌眼镜的是,莎莎夏季每个礼拜固定网购一箱矿泉水,然后自己从一楼搬到三楼。
  “我1-2星期清理一次阳台,全是网购倒腾的废纸壳。”以前直接把废纸壳扔掉,后来听从舍友建议,莎莎把废纸壳当废品卖,“反正也得下楼倒垃圾,顺手下去卖了也不费劲。”
  四毛钱一斤,莎莎第一次就卖了2块钱。“收废品大叔都认识我,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个周末都到楼下收我的废纸壳。”像她这样的学生,在整个宿舍楼上并不少见,“收废品大叔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看来楼上有很多习惯相同的人” 。
  大学生网购受季节影响非常显著,换季基本是网购高峰期。“一般暑假和寒假在家,很少网购。像现在这个季节,秋冬衣服普遍较贵,就是我一年中网购花费最多的时候。夏季网购最多的是水果和饮品。”莎莎说。
  虽然是男生,但林宇一个月网购花费四五百也很正常,“每月网购支出差不多是生活费的三分之一”。
  《中国高校校园快递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2000多所高校人均网购额为11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1高校的人均网购额为150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985高校人均1650元。虽然经常网购,莎莎却很少算一算自己一年在网购上的总支出,“可以肯定的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口气买三件衣服
没穿过就“打入冷宫”

  “有时候在校园里,看到同学穿着款式比较新颖的衣服,也想自己尝试一下,”小真不好意思地说。她给记者看了一个今年8月30日的天猫订单,这一天她一口气下了三个订单,全是衣服,价位在70-90元之间。
  “买的时候想着,如果不合适就退掉,但是收到以后,就懒得退了,想着以后没准还能穿上。”但这三件衣服,被她压在了衣柜最下面,现在已到秋季,却从来没穿过,可能以后也不会穿。
  学生的收入毕竟有限,款式和质量难以兼得,所以大部分将款式放在第一位,这样每年衣物新陈交替的速度就会加快,“去年的衣服,今年再看就会显得老旧,加上质量不如意,只能再买新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小真的穿衣品位也在慢慢变化,去年的衣物,她更加看不上眼,渐渐被“打入冷宫”。
  相对于女生,男生在购物选择上相对理性。林宇网购最多的就是运动服饰,“但凡网购,就没对质量抱很大的期望,正版就更别想了,如果想买贵的就直接去实体店”。林宇对自己的网购目标非常明确,最多比较三四家,直接下单,收到后也比较符合期待,一年下来退货率很低。
网购也能
积攒经验和人脉

  作为一个资深网购达人,莎莎更多的是将网购当做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乐趣。“以买衣服为例,你在搜索页面输入一个关键词,可能会弹跳出成千上万个款式,怎么从这些款式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那种,就代表你网购的水平。女生的网购史,都是一部血泪史,没买过几十件残次品很难获得成长”。
  在莎莎的收藏夹中,收藏了上百个店铺,店铺更新基本每天都看,比较各个店铺的款式和购买量,她竟然慢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生意经。再加上自己经常收发快递积攒的“快递员”人脉,她想下学期利用课余时间跟在海外留学的同学一起做海外衣服代购,店铺风格都已经形成了初步方案。
  现在,莎莎已经成为宿舍的穿衣搭配小管家,负责根据每个人的风格,为舍友搭配不同的衣服,受到舍友的欢迎和肯定,她也乐在其中。
  在山大中心校区北门,有一家服饰店,已经开了9年,老板张女士跟记者“吐槽”,这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除了形势不太好,网购分走了很大的客流量。”张女士记得生意最好的时候是2008年左右,“那时周末店里满满都是人,现在一天下来客流量也就五六个,以老师为主。”
  “现在的女学生心思看不懂,在店里看一圈就走了,连试都不会试。”她认为是由于自己店铺小,款式不够多,“现在网购款式多种多样,价格还便宜,确实比实体店要实惠,更受学生欢迎。”
男生比女生更喜网贷
  虽然网购次数较多,但小真宿舍6个人,没有一个女生曾用过网贷平台。“网购一般都是根据生活费标准来的,很少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即便有,遇到大额支出,比如买手机等昂贵电子产品,她首先想到的是向父母伸手,“这方面父母很早就教育过,生活费不够了就跟家里说,不要自己贷款”。但大部分情况,依托奖学金和勤工助学,小真基本能满足每月的消费支出。
  “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比较多,每月都有一定的收入,加上大学生兼职很常见,所以一个月200元的还款额,还款压力应该不算大。”小真说。不过,也有同学因用信用卡刷卡,出现到月底还不上款的情况,“如果他开口借钱,同学都是比较愿意救急的。”
  网络贷款在男生群体中比较多见,林宇用京东白条还款已经接近一年,主要是用来购买电子产品,每月还款100元左右,“主要是感觉自己成年了,不想开口向父母要钱,觉得每月紧一紧,还款压力不大。”林宇谈起网贷,觉得只要是正规合法机构,问题不大,“这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观念,但要量入为出,不要提前透支太多。”
  小真经常能够在学校的广告牌里看到“校园贷款”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打着“创业基金”“学车基金”等名义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下款快”的贷款。对此,小真和莎莎观点一致,“目前,大学生网贷的负面新闻太多,需要大学生自己增强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网购应该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负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