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互撕20多年终于面对面

     11月9日,特朗普的胜出为他与希拉里长达10个月的互撕画上了句号。但在中国,也有这么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互撕”,并在9日同样达到了高潮。这场更加文明、更加理性的“互撕”就是林毅夫和张维迎的辩论。

  本报记者 高寒

交锋实质:
政府和市场关系

  11月9日,林毅夫与张维迎这两位经济学家首次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次辩论,辩题还是老话题——产业政策的存废。
  辩论一开始,两人就亮出了自己的学派。自称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林毅夫认为,政府应该占据经济投资的主导地位。自认为属于新奥地利学派的张维迎则坚称,经济活动应该在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底下,由企业家自主决定投资和经营。张维迎认定,政府是低效的,不可持续的,更是不自然的,所以“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当然,两人观点的不同不仅源于所属学派。林毅夫曾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还曾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兼副行长,考虑问题更为宏观。而张维迎长期在学界浸润,视角更为纯粹。两人观点的交锋起源于1995年,当时中国正在开启针对国有经济的新一轮改革,同在北大任职的林张二人在国有企业改革核心问题上发生了学术分歧。
交锋过程:
火星与友谊同在

  本场辩论中,两人向对方开炮的火力,用唇枪舌剑这种冷兵器形容已显得大大不够。林毅夫率先演讲后,张维迎逐条反驳。他在PPT和演讲中都直接说出,林毅夫论证产业政策的逻辑有问题、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自相矛盾。如此拆台,都有些让人担心二人是否当场“友尽”了。而面对张维迎的“驳斥”,林毅夫所做的只是在台下认真记录,寻找反击的机会。
  当各自陈述完成、两人坐在一起开始交流时,林毅夫对张维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没有好好看我的书”。对于张维迎的反驳,林毅夫认为对方对于目前中国现状并不了解,且同样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
  但如果你认为两个人只是互相攻击,那就大错特错了。整场辩论,两人从未攻击对方本身,也很少对对方某个表述咬文嚼字。两人关注的重点,是对方的论据是否合理和论证逻辑是否通顺。例如在讨论国家对新兴产业的补贴是否必不可少时,两人均举出了不同企业的事例来反驳对方。整场辩论虽然激烈,却不失文明与友好。两人谈及对方时总会加上教授两字,而他们听到对方驳斥自己时,脸上也挂着笑容。
  嗷夜哥认为,一个复杂的、对国民经济有着深刻影响的经济学问题,就应该经历像这样的公开、科学的辩论。毕竟让公民了解相关知识并能做出独立判断,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应有之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