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蓝瘦,香菇”之殇

     姜静
 
  “又要加班,蓝瘦,香菇!”“作业没写完,明天就要交了,蓝瘦,香菇!”“股票又被套了,蓝瘦,香菇!”
  今天你“蓝瘦”了吗?如果你还不“香菇”,那真是要out了。最近各大网络平台被南宁小哥“蓝瘦香菇”的梗占据了热搜榜首,同东北口音、福建口音一样,南宁夹壮特色的“南普”在网络上成功地火了一把。可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在我们用“蓝瘦,香菇”作表情包娱乐大众的同时,部分壮族人民不乐意了,纷纷发声:这锅,我们不背!
  那么问题来了,这“锅”到底是什么“材质”的呢?我们回到南宁小哥的“蓝瘦”小视频。视频中,小哥刚同女友吵完架,满脸忧愁又柔情地讨伐着女友,“蓝瘦(难受),香菇(想哭),本来新颠(天)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第一翅,为一个女孩屎射么香菇,蓝瘦。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丢我一个人在这里,香菇,蓝瘦,在这里,香菇。”
  视频中,小哥哀怨的表情,再配上谐音有趣的南普,让人看了确实忍俊不禁,有相当的喜剧效果。而南宁小哥讲的南普,正是广西地区人们说普通话时受到壮语北部方言和西南官话的影响,d和t不分,“想哭”变成“香菇”,n和l不分,“难受”变成“蓝瘦”。因为在民族院校读书,学习壮侗语言,我们对这个话题更为敏感。非壮语母语人,我们对“蓝瘦,香菇”的调侃表示感到非常有趣,看到自己熟悉的民族语变得广为人知,觉得很开心。但周围的壮族老师和同学大多数都不这么认为。在项目组的微信群里,壮族老师和同学发起了一股抵制“蓝瘦,香菇”的热潮,母语人们普遍认为,视频中的南普现在广为流传,经媒体渲染、发酵后成为了一种丑化壮族人的一种行为,这是不能接受的。
  现象背后总是隐藏着情理和本质。为何同一件事情,各家看法如此不同,除了个人情感之外是否还有别的缘由呢?想到之前跟项目组几位壮族老师聊天时,大家纷纷都以自己是普通话测评员为荣。与同学交流,广西的同学也经常为自己讲的普通话没有南方口音而感到高兴。这说明,讲好普通话对广西的壮族同胞们而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普通话讲得好,则是一件可以夸耀的事;讲得不好,自然就不想拿出去说道。语言的兴衰与流传也跟当地的经济、政治地位有关。当一个第一语言并非普通话的人,非常注重普通话的学习效果,并为之努力,却说得不标准时,他得到的不应该是谩骂和嘲笑。
  好在大多数人对待“蓝瘦,香菇”的语言现象时,是持喜爱态度的。有人可能认为普通话讲得不好,方言或民族语口音严重是件丢人的事情,但我觉得“不标准的普通话”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妨碍“语言之美”,真正的“美”是尊重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保存文化多样性。作为普通网民,在尊重民族情感的基础上,不恶意丑化,不故意宣扬,小范围娱乐一下,也不伤大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