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奄国:曾是商都所在,或为秦人祖先

   □张九龙
  有人说他们是少昊后裔,有人说他们是商族分支,有人说他们是秦人祖先。这个山东地区实力最雄厚的商代方国,曾经有三十年作为王朝的权力中心,曾经在周初掀起腥风血雨,也曾经是周公最挂念的地方。奄国虽然仅存续了约三百年,但它对整个中华文明进程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嫡系方国
曾是商都重地

  奄国,这个存续大约三百年的古国,因为参与周初那场叛乱,所以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奄国的来历颇为神秘,往前可以追溯为少昊后裔。一般认为它是子姓之国,是从东夷部族分化而出的商族分支。
  今天提起商朝来,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河南安阳的殷墟。实际上,殷墟只是商朝后半期的国都所在,商人昔日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早期的商族主要活跃在河南东部和山东西部一带。比如现在的菏泽、济宁等地,在当时多大湖大泽,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很适合人类生存,也是传统的商族势力范围所在。
  当商汤成功代夏,取得了天下后,商族各部旋即扶摇直上,奄国也被封为方国。商代名义上方国林立,但多数方国不过是一城一邑的规模,而奄国却大不一样。在当时的山东地区,奄国基本上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奄国在商朝的地位和后来鲁国差不多,不仅是出身显赫的嫡系方国,而且兵强马壮、疆域辽阔,周边不少小国都沦为它的附庸,堪称“东方一霸”。
  但是,商朝自身的中央政权建设却存在问题。受洪水、内部权力之争等因素影响,商朝早期的政权很不稳固。于是就出现了很奇特的现象:商朝国君时不时带着人迁都。因此在豫东南和鲁西南,多处地方都曾是商朝国都所在,其中就包括奄,也就是今山东曲阜。
  《古本竹书纪年》里记载:“南庚更自晓迁于奄。阳甲即位,居奄。”可见,在商王南庚和阳甲时代,商朝的国都皆在奄地。此后,阳甲传位给了弟弟盘庚,盘庚又做出了迁殷的举动。南庚在位25年,阳甲在位7年,如此算来,奄作为商朝国都至少也有30年。
  有个情况是应该说明的。奄地成为商朝都城的时候,奄国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奄国能够让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商朝中央政权驻地,而两任商朝国君能够踏踏实实在这里住三十年,足见商君对奄国的信任和奄国对商朝的忠诚。
  尽管后来商朝再次迁都到了河南安阳的殷地,并一直延续到商末,但是奄国的地位没有因此而削弱,对商朝的忠心也丝毫没变。可恰恰是这份忠心,最终给奄国招来了灭顶之灾,奄国成为了商王朝的殉葬品。
响应叛乱
为商王朝殉葬

  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还没等远在东方的奄国醒过神来,周人的大军就已经攻进了朝歌,很快就江山易主。为了展示新王朝的仁德,周武王并没有打算对商朝贵族赶尽杀绝,反而让纣王的儿子武庚保留了其祖先的土地,让他依旧住在朝歌,定期给祖先们烧烧香、上上供。
  但是,毕竟周人长期耕耘在西方,入主中原不久,百废待兴,对东方鞭长莫及,因此,周武王对武庚还是保持着十足的戒心。为了杜绝武庚联合其他残商力量谋反,武王将监视武庚的任务委托给三个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史称“三监”。
  可是,周武王还是棋差一着,算来算去,没算到自己的三个兄弟竟会胳膊肘往外拐。登基两年,周武王就去世了,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与召公辅佐,政令基本上都出自周公之手。这下子,“三监”的心里可不平衡了,对周公凌驾于自己之上很是不服,渐渐对周公以及朝廷起了异心。
  见此情景,武庚找到“三监”,做起了策反工作。双方一拍即合,借口周公有不臣之心,起兵对抗朝廷。好不容易有了反攻的机会,东方的那些商朝遗老遗少兴奋不已,纷纷起兵响应。原本就是殷商“铁杆”的奄国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并且因为实力雄厚,奄国一参战就成为当时东方各国反周的中坚力量,上了朝廷的黑名单。
  朝廷可不是吃素的。公元前1104年,周公率领大军开始讨伐叛逆,不久就杀死管叔鲜,流放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周军旋即飞渡黄河,与武庚展开决战,朝歌城再次陷落,武庚战败逃跑,在北窜途中被擒获,身首异处。
  几个领头的都被收拾干净,按说大势已定,可东方的叛军并没有就此收手。周公思忖良久,决定借此机会一鼓作气,将东方各国好好敲打敲打,让他们从此再无叛逆之心,从而彻底巩固住大周政权的万代基业。
  周军采取了“枪打出头鸟”的策略,把矛头指向了“造反派”里实力最强的奄国和淮夷。周军先是挥师东南,打败以徐国为首的淮夷各国,然后由南向北继续进军,一路拿下昔日臣服于奄国的附庸小国,剪去了奄国的羽翼。随后,周成王派毛叔郑前来助战。在两路大军的合围下,奄国无力抵抗,城破国灭。
古简面世
或为秦人祖先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周公对奄国不再心慈手软,一定要将其斩草除根。奄国族人被打得七零八落,有的四处流亡,有的则成了周军的俘虏,被遣送到偏远之地。总之,就是不能让他们留在原地,若干代后再有翻盘的机会。
  因此,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奄国存在的痕迹。奄国后裔中,有的迁至山西太谷县的奄谷;有的经奄中南逃至江苏常州奄城,后被吴国所并;有的北绕渤海湾迁至辽宁盖州、盖平,而入盖马大山,到达朝鲜半岛;有的甚至渡海到达日本。
  即使如此,周公还是觉得不踏实。于是,在东征胜利后,周公以朝廷名义,将自己最信任的长子伯禽分封到了奄国旧地,建立鲁国,并赐其殷民六族。从此之后,周公一族世代替朝廷镇守在东方,紧盯着殷商后裔,再没有给他们以可乘之机。鲁国替代了奄国,周文化替代了商文化,对山东乃至整个中国的影响是划时代的。
  不过,以上种种还不算是最神奇的。在世俗观念中,建立起大秦帝国的秦人起源于西方,与戎族有密切的关系,并逐步向东方推进,最后统一了中国。但是,近年来,学术界“秦出自商奄”的声音越来越响,正颠覆着传统的认知。
  收藏于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俗称“清华简”,是近年来历史研究的新宠。其中的《系年》第三章中记载:“飞廉东逃于商盍(奄)氏。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奄国灭亡之后,周成王强迫一部分“商奄之民”西迁到“邾”(今甘肃甘谷县西南),成为一部分秦人的先人。
  其实,“秦出自商奄”的提法,在马王堆帛书里面就出现过,可是当时孤证难立,学界并不认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华简”的问世才有所改观。2013年9月6日,李学勤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一文,轰动了学界,也使得人们对奄国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