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图书也“共享”借书不限时 

     几乎在一夜之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其实,共享图书比共享单车行动得更早,其中有一个“借书人”的图书共享平台已运营一年。人们更关心的是,单车可以共享,但图书靠共享获得商业回报的路途还很远,这成为网上的一个热议话题。

  □路艳霞 

书痴创建
“借书人”微信公众号

  “借书人”平台创始人是个书痴,他叫陈东赞。2007年陈东赞狠下一条心,在哈尔滨开了一家书店,谁知风云突变,网上书店横空出世,让他的书店梦破碎。但他和书的缘分永远在,即便在国外做生意,他在国内的朋友也会寄来成箱的书让他过瘾。
  时隔近10年,陈东赞对书的痴迷再次找到了突破口。他琢磨,在图书馆借书、还书,路途奔波不说,还得受借书数量、借阅时间限制,如果这些限制都不存在,让人痛痛快快借书看该有多好,“我想来想去,自己该干点什么了!”
  朋友间凑了50万元,一个叫“借书人”的微信公众号在哈尔滨诞生,在历经3个多月的技术开发后,借书平台于去年3月破土而出。但朋友们并不看好,他们都嘀咕,“如今这年头,谁还会看纸质书?”陈东赞偏不信,他拿着印有“借书人”二维码的书签来到图书馆门口发放,谁知当天晚上就有人下了单,一位叫“远方”的网友借了一本书《你是哪里人》,这比陈东赞预估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天。
  在这个“云端图书馆”借书,不仅要缴纳和图书定价等值的押金,还要支付快递费、包装费(计算方式为起始价+押金金额×2%),等书借阅归还后,押金全额退还。有读者计算,一本书的阅读成本约有三四元左右,比图书馆的借书成本要高。但“借书人”又另出一招,如果觉得不划算,借来的书可以转借他人,让他人代还,就省去自己寄回去的费用。
  陈东赞回忆,最初一个月,他接到订单后亲自担当快递小哥,从早到晚坐着公交车飞奔在城市各个角落,一天算下来能跑十几个单。很多人下第一个单都是抱着冒险心态,反正也就二十多块钱,被骗了也就骗了。但此后当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就会大起胆子,多借起来。陈东赞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宣布,现在借书最多的已借到了64本,支付押金3000多元,“我们现在有七八千本书,在外跑着的书有五千多本呢。”
经济发达地区
借阅率最高 

  上线一年来,“借书人”已拥有两万多用户,借书者已近3000人,以80后、90后居多,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女性。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经济发达地区借阅率最高,而来自北京的用户占十分之一多。
  广东网友“汪加加”说,有段时间整理书柜,发现有许多被噱头吸引,买回来又不看的书,感觉有些浪费。后来她无意中在豆瓣看见有人推荐“借书人”公众号,觉得挺新颖,就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尽管心存担心,她第一次还是借阅了《诊疗上的谎言》《觉醒与超越》《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等几本书。
  “总想着是借来的书,所以看得比较快,也比较爱惜。”“汪加加”的说法,和陈东赞的发现是一致的。“所有流转出去的书,即便经过了五六个人之手,也跟新的一样。”陈东赞透露,其实每本借阅的书,都包有书膜,但很多拿到书的人都是洗了手再翻阅。
  根据借阅规则,图书破损要自愿支付一定数额的破损费,截至目前已有400多笔支付记录。陈东赞说:“只有两位用户将书损坏,但不愿意支付破损费。不支付我们也不扣押金,但他们被拉入了黑名单,永远不能再借了。”
  至于借阅榜上的热门图书,借阅率最高的当数《解忧杂货店》,目前采购了100多本,都在外面流转。定价高的书也很受欢迎,比如1298元的艺术类图书《神圣艺术》,一位用户借阅了半年之久。
难以弥补
图书馆不足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装满三百本书的书架,是‘借书人’最终的目标和愿望。”陈东赞说。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汪加加”说:“因为图书快递距离远,我借的书都要一周才到,有的时候书都到了,却忘了为啥要读。”也有借阅者认为,按照原价借的话,押金的确是高了一些,这妨碍了更多人的加入。
  陈东赞透露,尽管“借书人”目前尚未盈利,但他坚信,只要用户达到一定规模,盈利不是梦想。他眼下急于要解决的问题是,快递路途远、时间长影响了用户体验,所以决定将线下地址迁往上海。而且他们还开发了“取书人”计划,让每个借书人充当取书人,可以抢单上门收取同城附近的借书人所还的书,赚取还书人支付的还书服务费。
  不过,业内人士依然对“借书人”的前景持谨慎态度。百道网CEO程三国认为,弥补公共图书馆不足,单靠云端图书馆借书还不够,将公共空间建起来才更现实,“比如建设更多的社区图书馆,在书店增加公共图书馆的借书还书功能等”。在他看来,公益性图书借阅服务越发达,类似“借书人”的共享图书商业模式就越难以生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