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蛟龙”潜南海,捞回几百岁海葵

  海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完成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南海深潜科考任务。
     本报5月17日讯(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高倩) 日前,“蛟龙”号完成南海深潜科考任务。本次南海深潜主要考察了南海中部海山链珍贝海山区和南海北部陆坡峡谷浊流区,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的系统观察和取样。科学家还在海底采集到几百年寿命的海葵以及海胆、珊瑚等许多生物样品。
  日前,海洋国家实验室9名科学家完成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南海深潜科考任务。“蛟龙”号在南海中部海山链珍贝海山区的深潜科考,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的系统观察和取样。4月29日、30日,海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搭乘“蛟龙”号连续两天沿珍贝海山进行深潜作业,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频照片资料,比较系统地获取了玄武岩样品、沉积物样品以及近底海水和生物样品,有助于促进我国深海岩石学、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第二个深潜作业区位于南海东北陆坡的两个典型峡谷浊流区,5月3日和6日海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先后进行了下潜,对深入认识南海东北陆坡区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第一,取到了具有精确位置的新鲜玄武岩样品,亲眼观察到了玄武岩的产状和分布;第二,直接观测到了台湾峡谷浊流发育的地貌学和沉积学证据;第三,采集到了大量有精确位置的海山区和陆坡峡谷生物样品;第四,获得了连续的高精度的摄像资料,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主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石学法介绍,本次科考成果丰硕。据了解,此次“蛟龙”号南海深潜是海洋国家实验室首次参与“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更是海洋国家实验室首次主导实施的载人深潜科考共享航次计划。
  在海底,科学家发现海胆、海葵、珊瑚等一些非常特别的生物。“在水深700多米的地方,我们发现一只海胆,然后利用机械手将海胆采集到样品箱。”参与深潜任务的科学家说,此外,科学家还在海底采集到海葵样品,经过测量海葵个体口盘直径20厘米,柱体高17厘米,估计有几百年的年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