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公安大数据:七类经济犯罪最猖獗

     本报威海5月17日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宫莉燕) 日前,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战果及工作重点,揭示当前七类主流经济犯罪的作案手法及预警防范。
  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2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1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4.8亿余元。其中,破获传销案16起,抓获30人;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18起,抓获23人。整治假币犯罪,追缴假币475万元;破获非法集资案16起,涉案金额2.7亿余元,抓获29名。
  当前,经济犯罪明显呈活跃态势,发案数、经济损失逐年增多,社会影响大、涉案资金多的案件多发频发,金融、财税、商贸领域经济犯罪均呈现增长趋势。公安机关提醒市民要注意防范7类经济犯罪:
  一是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警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打着高额回报、保障本金、保障收益的幌子诱骗群众投资,从事非法集资违法活动。警惕不法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向公众转让股权、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名义从事非法证券活动。警惕不法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借助钓鱼网站或植入木马,来盗取投资人资金。警惕投资人的信息资料被不法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泄漏或出售以获取利益,侵害消费者权益。
  二是防范非法集资犯罪。警惕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养老等名义非法集资。警惕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警惕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警惕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或通过举办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发放礼品等形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的非法集资。警惕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形式的非法集资。警惕发展会员、商家加盟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警惕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汽车众筹平台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警惕以“云支付消费全额返还”、“消费返利”为噱头的非法集资活动。
  三是防范假币犯罪。警惕现金交易时,通过各种理由更换、“调包”真币被骗。认清所谓中大奖、捡到钱物平分、低价兑换外汇等骗术,勿动贪念。密切关注公安机关通过媒体发布的防范常识,主动掌握识别假币的方法和技巧。误收假币后,请不要再继续使用,应上缴当地银行或公安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提供制造、买卖、持有假币等案件线索,由公安机关进行后续处理。
  四是防范涉税犯罪。警惕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渠道虚开发票、代开发票、买卖假发票等手段,偷逃国家税款。警惕不法分子通过注册企业公司等手段,骗购增值税发票、货物运输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等手段谋取不法利益。警惕不法分子通过购置印刷设备、发票模版、刻制各类印章等,印制、伪造、变造各类发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谋取不法利益。
  五是防范传销犯罪。警惕传销组织以政府支持、项目投资为名,打着“资本运作”、“1040工程”、“连锁经营”等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发展下线牟利的拉人头式传销。警惕传销组织借助虚拟网络,以“电子商务”、“原始股投资”、“网络资本运作”等为幌子,通过网银缴纳入门费、网上注册会员或代理商,发展下线,从事传销。警惕传销组织披着“公益慈善”、“爱心互助”、“消费养老”、“免费旅游”等华丽外衣,用名目繁多的层级奖励诱骗群众参与传销。大中专院校学生在择业、就业、访友游玩时,警惕借招聘、实习、创业、交友、旅游等名目,以高薪致富为诱饵,缴纳加盟费,以发展亲友为事业基础的传销陷阱。
  六是防范保险诈骗犯罪。警惕非法设立保险公司、非法设立保险中介机构,设立虚假保险机构网站,假冒保险公司名义设立微博、发送短信开展业务,非法开展商业保险业务、非法经营保险中介业务以及销售境外保险公司保单等非法经营保险业务欺诈行为。警惕销售非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保单、假冒保险公司名义制售假保单、伪造或变造保险公司单证或印章等材料欺骗消费者,以及利用保险单证、以高息为诱饵的非法集资行为等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
  七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警惕不法分子利用淘宝等商务网站注册网店发布销售假冒商品信息,或通过QQ方式寻找买家进行交易,然后通过物流托运方式寄送货物。警惕不法分子以批发市场、商铺为掩护,表面销售正当商品,暗中在店铺内设立“店中店”售假;警惕不法分子将生产环节按工艺流程分割,甲地生产假冒产品,乙地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然后统一在丙地粘贴包装,各地分散售假。警惕食品、医疗卫生用品等成为被侵害对象,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