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消失在老街巷的叫卖声他能一口气喊出250种

  20多年来,于新民蹬三轮边卖咸菜边寻找老济南叫卖声。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在老济南人的回忆中,伫立在家中小院,耳畔常回荡着街上传来的吆喝声:“磨剪子来,抢菜刀……”这悠长的叫卖声已成为一种集体的声音记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老济南叫卖声渐渐消失在大街小巷,今年它作为民俗正式成为济南市的非遗项目,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了下来。
  本报记者 于悦      

20年收集了
250种老济南叫卖

  每天早上爬千佛山的人们,总能听到一声声济南话版的“吆喝”,韵味悠长,底气十足。那是于新民在亮他的绝活——老济南叫卖。从“磨剪子抢菜刀”到“沙土,沙土”,他一口气能把250种叫卖声从头到尾背下来,半个小时都停不了。围在一旁的听众无不称奇赞叹。
  提起于新民,棋盘街上的老居民几乎无人不知,20多年来,他天天在棋盘小区骑着三轮车沿街卖咸菜,和济南城走街串巷的商贩一样用叫卖吸引人家注意。为此他还自编自唱了一首《副食调料进行曲》,歌词讲的就是他所卖的酱油、醋和各式各样的咸菜,而曲调用的则是纯粹的老济南叫卖声。
  250种叫卖声可不是于新民独创的,是他一点点打听、收集而来。1988年,于新民工作的济南织袜一厂停产后,近30年来他卖菜、卖早点、做保洁、收废品,几乎什么行当都干过,最后做起了代销酱油咸菜的买卖。“这些声音就是在做这些小本生意时搜罗来的,用心去听他们是怎么喊的,怎么运气,高低音怎么使用。”于新民说,做这种收集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他养成了一种习惯,碰见上年纪的老人就去问人家记忆中的叫卖声,然后一句句记在脑子里。
走街串巷的声声吆喝
引人怀旧

  “长果仁,鲜长果,破扑尘,烂套子,麻包片剩头子,破铜烂锡,玻璃渣子,溜溜瓶子,报纸书本子,大量地收购废品……”这是于新民最先收集到的叫卖声,其中破扑尘就是破布,“人家买来糊在板子上,剪出鞋样来做鞋垫。”包罗万象的叫卖声体现的是不同时代经济的生活面貌,“磨剪子抢菜刀”无疑是最经典的吆喝声,直到今天仍能从街上听到。 
  每逢寒冬来临,济南来自南部山区的商贩们就挑着干草担子进城了,一声声“铺床草”的吆喝将人们喊出了家门,他们带来的正是济南许多人家过冬的“床上用品”,用干草套成的褥子,躺在上面暖和柔软,还带有草的清香,是许多老济南穷困生活中温暖的记忆。
  “拾掇风箱”的吆喝声讲述的是另一种生活场景,“风箱”曾经是济南人做饭的必备品,一个木箱,一只木制把手,通过拉进拉出鼓风引火,往炉灶里添柴做饭,也是许多老济南人小时候在家中做过的活计。
三分之二的叫卖声
都消失了

  “老一辈的人听见我的吆喝声很有感触,仿佛一下子被带回了小时候,说那时从街上听到的声音就是这个味儿。”于新民说。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老行当的叫卖声也已逐渐从济南的老街巷消失了,扩音喇叭里重复录制的人声取代了纯粹的吆喝。
  于新民的250种叫卖声中最晚出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百年前的吆喝声。现在这些至少有三分之二已彻底成为历史,他自己在五六年前就已不再沿街叫卖,默默地做起送货生意。
  “叫卖的环境消失了,从前大家住的都是像老城区一样的平房,街上吆喝一声就出来了,现在都搬上了楼,超市商场遍地都是,不再需要沿街售货。”前年于新民将在脑海中存了20多年的老济南叫卖录成声音、写成文字保存下来,如今又成功向济南的文化部门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城市留给后人聆听的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