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家门口就业,柳编远销西欧

  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村民正在扶贫就业创业中心内编柳编。 本报记者 邱明 摄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到朱村考察时,紧握着王克昌老人的右手。 (资料片)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期间,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如今,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让老区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本报记者 高祥 邱明 
通讯员 吕永国     

人均纯收入
增加了两倍多

  10月,夏秋之交,一村穿两河的朱村柳绿叶红。朱村东河畔的扶贫就业创业中心内,30多名村民正在赶制出口韩国、远销西欧的雨披、柳编。
  “一件加工费8毛钱,我手慢,一天也就做50多件,挣40多块钱。这边是计件工资,不耽误照顾家里。”33岁的村民李文静在两个月前来到这里工作,负责加工雨衣。在此之前,她主要负责接送孩子上学、做家务。当地政府在今年初开设这个扶贫中心后,相继引入了服装、柳编、手套等来料加工企业入驻。这样,像李文静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村民,就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了。
  而在隔壁厂房,63岁的村民刘学美则在做着柳编花盆。她的儿女都已成家,他们每月都定期给她和丈夫零花钱。刘学美做柳编,主要是想打发自己的空余时间,她做起活来并不算快,但是每天也能挣40多元钱。
  在朱村扶贫就业创业中心对面,是占地1500亩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园区一期占地500亩,投资2000万元,建设葡萄科技示范园和有机蔬菜及食用菌种植园。目前,园区大棚蔬菜和葡萄均已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期工程将与九间棚农业党支部合作,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海棠、金银花、蓝莓、苹果等4个园区栽植。另外,园区还与河南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合作,种植了3万株经济效益好、易于管理的晚秋黄梨。朱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2010年的4980元增长到2016年的16900元。
  像朱村这样的扶贫中心、车间,临沭县在今年上半年共巩固建设了69个,并对评选出的县级“示范就业扶贫车间”给予现金奖补。除了建扶贫中心、车间,还利用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口。在大兴、石门、店头等8个镇街48个村,以保洁、园林、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特困人口48人。同时还举办专题招聘会,今年上半年5个场次的招聘会中,共提供了30多个工种500多个适合贫困人口的就业岗位,实现就业13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7人。
三年间三万多人
来接受红色教育

  三年多以前,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在朱村观看过这个支前模范村的村史展。抗战初期,朱村就在当地成立了党组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有些参观者甚至不远千里赶到这里,就是为了感受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今年9月12日上午,30多名上海市国土部门的年轻工作人员坐着大巴车,来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进行参观。
  67岁的义务讲解员王经臣说,朱村有着光荣的历史,最近两三年以来,村里先后接待了三万多名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2012年,村里筹资60余万元,建成了由朱村抗日烈士陵园、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和朱村档案资料馆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也就是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前身。
电商平台进村
农产品网上脱销

  今年87岁的王克昌老人是一名“老支前”,他18岁时就推着木质独轮车,跟随解放军转战安徽、江苏等地送物资、运伤员,习近平总书记到朱村时曾去他家看望。
  今年上半年,市派第一书记马学清联系爱心企业捐款10万元在朱村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王克昌老人每天都习惯到这里坐一坐,与其他老人唠唠家常。87岁的王克昌耳不聋眼不花,还是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成员,经常为村民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年一个样,牛奶、点心都不当个馍。”提起村民生活的改变,他从年轻时的地瓜面煎饼就咸菜,说到现在的年轻人没两三个炒菜吃不下饭,用餐桌上的变化对比着今朝往昔。
  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与日间照料中心里悠闲的老人相比,村里的青壮年格外忙碌。朱村电商服务中心内,大学生村官王洋心无旁骛地在电脑上联系着外地客户。前一段时间村民自产的桑叶茶脱销,现在已经补货到位,她要抢在本季生产结束前多拉些订单。近几年,朱村村集体注册了“朱村味道”商标,将村民种植的花生、香菇,采摘的地瓜叶、桑叶等农产品加工包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其中,绿珍食用菌合作社依托朱村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销售,每天销售额能达到约两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