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影市有“猫腻”观众咋选电影看

     对于关心中国电影产业的人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黄金周应该能让他们松一口气,因为与去年同期的票房惨淡相比,今年黄金周的电影票房终于重回增长通道,并出现了如《羞羞的铁拳》这样票房轻松过10亿元的影片。然而,在一片大好形势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比如某些影片口碑与票房的背离,以及越来越扑朔迷离的排片和票补大战。
  作为普通观众,一般无从得知业内的各种潜规则和内幕,但对一些奇怪现象有一些直观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当一部影片上映时,看还是不看,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因为现在已经越来越难按照媒体评价来选择看不看一部电影了,甚至以前公信力较高的影片评分网站也难以给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身边看过某部电影的朋友所给出的评价和网站、客户端的推荐文章所言大相径庭,最后实践还经常证明,来自朋友的评价比所谓专业人士的推荐影评靠谱得多。
  那么,能否根据排片量去选择看什么电影呢?可以,但是也有风险。按照正常逻辑来推断,好片子能为电影院带来更多的单座收益,所以影院愿意多排的影片应该就是比较好的,但这个逻辑在当下也经常不靠谱——有高排片的电影未必值得花钱看,而另一些值得一看的电影在排片量上却明显被边缘化了。至于票价,给观众的感受多数并非是“超值优惠”,反而是“便宜没好货”。
  这样的电影市场当然很难称得上健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观众接收到的市场信号常常是不准确的,长此以往,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恐慌”。在生物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正向反馈”,指一个系统如果想进入良性循环,就必须有准确的信号反馈机制。其实,这个概念也适用于现在的电影市场,在资本运作出来的各种“高大上”之下,很多人热衷于“制造”自己需要的反馈信号,而不是将作品做好,等待系统自带的反馈机制发挥作用,得到一个应有的、公平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正是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个大问题,甚至也是从去年开始的票房增幅断崖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观众选择看还是不看,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林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